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月鲁帖木儿

月鲁帖木儿

①(?—1329)元朝宗王。又译月鲁铁木儿。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撒儿五世孙。仁宗延祐六年(1319)封恩王。泰定三年(1326)嗣齐王位。封地在也里古纳河(今额尔古纳河)、海剌尔河(今海拉尔河)一带。文宗天历元年(1328),助在大都(今北京)即位之文宗图帖睦尔,反对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即位之幼主阿剌吉八,以兵围上都,迫丞相倒剌沙奉皇帝玺出降,执杀辽王脱脱,以功受厚赐。 ②(?—1352)元朝大臣。蒙古朵鲁班氏。山北辽东道肃政廉访使普兰奚之子。幼聪颖好读书,12岁入国学。仁宗时,入宿卫,拜监察御史。奉命巡按上都,弹劾右丞相铁木迭儿受贿枉法事,获帝嘉奖。历任兵部郎中、殿中侍御史,迁给事中、左侍仪、同修起居注。劝谏仁宗正大位,勿称太上皇。仁宗卒,铁木迭儿复入据相位,以旧怨,出为山东盐运司副使,擢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副使。泰定初,迁汴梁路总管,调武昌。致和元年(1328),得罪权贵伯颜、别不花等,被谪乾宁安抚司安置,后移置雷州。顺帝至元六年(1340),被召还。至正四年(1344),同知将作院事,迁大宗正府也可札鲁花赤(大断事官)。九年,由太医院使拜翰林学士承旨、知经筵事。十二年,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领兵镇压红巾军,于建德执杀红巾军首领何福,复淳安等县。七月,卒于徽州军中。 ③(?—1392)明朝将领。一译伊噜特穆尔。蒙古族。初为故元平章,守建昌路(今四川西昌一带)。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平云南后,设建昌卫指挥使司,遂自建昌入京师(今南京)朝贡,上元所授符印,被封为建昌卫指挥。二十五年(1392)四月,起兵反明,集德昌、会川(今四川会理)等地土兵攻建昌。继北上攻苏州(在今四川冕宁县北),遭明将鲁毅阻击。不久,明廷调京卫及陕西兵1.5万余人往援建昌、苏州,以聂纬、徐司马、瞿能为将,急调大将蓝玉总制诸军,会兵征讨。七月,被瞿能大败于双狼寨、托落寨等地,损失部众数千人、畜产无数,被迫退至柏兴州(今四川盐源东北卫城)。十一月,被蓝玉部下毛海以计诱捕,械送京师处死。

猜你喜欢

  • 咸雍

    辽道宗孝文皇帝耶律洪基年号。1065—1074年,凡10年。

  • ?祖

    见“中山桓公”(295页)。

  • 文轺

    清朝官员。满洲正红旗人。姓瓜尔佳氏。字子乘,号吏隐居士。长秀之子。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工部郎中。著有《随轺笔记》、《玉林诗草》、《可青诗余》及《鉴初集》。

  • 公主离官

    元公主宫殿。位于鱼儿泊(又作鱼儿泺、达里泊,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弘吉剌部世居该地。以公主下嫁建宫。《元史·特薛禅传》称:“弘吉剌氏生女世以为后,生男世尚公主”,蒙古公主下嫁该部甚多,不知为

  • 反歌

    苗族民歌。多为揭露官吏、地主或商人剥削、欺压百姓及民众奋起反抗等内容。大都包括起义斗争经过或颂扬民族英雄等内容。如《张秀眉之歌》(又称《十八年反政》)、“九松之歌”、“吴八月之歌”等,都真实地反映了历

  • 奇通阿

    ?—1763清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和硕郑亲王济尔哈郎后裔,辅国公巴赛之子。初授辅国将军,袭辅国公。乾隆元年(1736),授正红旗满洲都统。三年,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七年(1752),祖

  • 龙咀

    明代建水州纳更山哈尼族首领。明初,洪武时为鼓励农垦,对于率众开荒扩大耕地的哈尼族首领,授予土官职务,世领其所垦土地。洪武(1368—1398)中,以率众开荒及御交趾兵入侵有功,给冠带,管理地方。后授纳

  • 元管户

    元代户类之一。中统元年(1260)立十路宣抚司,定户籍科差条例,将所有人户分为元管户、交参户、漏籍户、协济户等。元管户系指过去业已登入户籍而在重新括户时情况没有变化的人户。

  • 合撒儿

    1164—?蒙古国大将。又译哈撒儿、哈萨儿、拙赤合撒儿、搠只哈撒儿等。孛儿只斤氏。※也速该次子,铁木真(※成吉思汗)弟。以勇猛善射著称。宋乾道六年(1170)父被塔塔儿人毒害后,部众离叛,家境衰落,靠

  • 专诸

    ?—前515亦称��设诸。吴国勇士。堂邑(今江苏六合西北)人。吴王寿梦有四子,临终前遗言,日后王位兄弟相传。寿梦死后,其子诸樊、余祭、余昧相继为王,余昧卒,弟季札不受,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