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更将

更将

布依语音译,汉语称“祭山神”。布依族传统宗教节日。流行于黔南、黔西南布依族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至初五举行。据(乾隆)《南笼府志》卷二载:“(仲家)每岁三月初三宰猪、牛祭山,各寨分肉,男妇饮酒,食黄糯米饭。苗语(指布依语)以是日为更将,犹汉语呼为过小年也。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嫁出之妇女,均于二日前回娘家。届时,在寨外插一根树枝为号,表示村人正在祭山神,外人不得入内,误入者被罚款或毒打。各寨均有祭山神所需的基金,用以购买猪、牛供食。祭毕,各家煮黄糯米饭作为食品和祭品。三、四两日为集体祭祀,五日为各寨之间的交际活动及青年男女间的“囊俏”活动。望谟、册亨地区布依族还流行三月初三杀狗请客之俗。

猜你喜欢

  • 施南宣慰司

    元明湖广土家族土司名。元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以元施南宣抚司改置,在今湖北利川市、宣恩县一带。明洪武四年(1371),宣慰使覃大胜遣弟覃大旺朝觐,献元朝所授金虎符,仍授原职,秩从三品。十五年(

  • 觉常刚

    见“觉昌安”(1753页)。

  • 鸠僚

    亦称“鸠民”。僚人的一支。汉晋时分布滇西及牁古、益州二郡间的兴古郡(今云南东南之文山、红河两自治州一带)。出自古代百越族系之一支,发展为壮侗语族诸民族,与今仡佬族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 女子继承制

    以女子继承氏族、家族、家庭之长的职位或财产的制度。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子系本氏族、家族的核心,丈夫不属女方氏族成员,子女血统只能依母系计算,财产按母系继承。当时,酋长、巫师职位也多由妇女担任,女儿承袭

  • 大鸿胪

    官署名。汉代初称大行,由秦代典客改置。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此名。置大鸿胪卿一人主事,以大行令为属官。职司诸侯封谥、奏谏、皇子拜王、诸王入朝,及边疆各族来使宴赉、封赐等事。魏、晋初因其旧。至东晋

  • 康古鲁

    见“康古六”(2101页)。

  • 壹万福

    渤海王国大臣。文王大钦茂时为青授大夫。唐大历六年(日本宝龟二年,771),被遣为聘日使,率200余人乘船17艘访日。六月,抵出羽登陆。十二月,率40余人入日京城(今日本奈良)。次年正月,日廷以国书“顿

  • 挞不也

    ①见“耶律塔不也”(1328页)。②见“耶律挞不也”(1326页)。 ③见“萧挞不也”(2001页)。 ④见“萧兀纳”(1992页) ⑤见“答不也”(2238页)。 ⑥见“完颜宗亨”(1155页)。

  • 完颜撒离喝

    ?—1150金大将、开国功臣。又作撒离合、撒喇喝,亦名杲。女真族。完颜氏。安帝跋海(洋海)六代孙,胡鲁补山之子。雄伟有才略,为太祖阿骨打钟爱,常随从于军中。曾被世祖劾里钵收为养子。天会五年(1127)

  • 菩提流支

    北魏时佛教译经师。一译菩提留支。意译道希。北天竺人。深通三藏,兼通显密。宣武帝永平元年(508),携大量梵本佛经至洛阳,住永宁寺,潜心译业,被举为译场宗主。永熙三年(534),随孝武帝迁邺(今河北临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