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宁寺

普宁寺

①藏传佛教寺庙。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乾隆二十年(1755),清朝政府为庆祝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迎接蒙古各部王公朝觐而建。庙座北面南,依山成势。形制融汉藏样式于一体。前部布列山门、碑亭3座,镌乾隆御制《普宁寺碑文》、《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皆用满、汉、蒙、藏四体文字。左右为钟鼓楼。继进为天王殿5楹,大雄宝殿7楹,供三世佛、十八罗汉。从殿后盘道而上,为大乘之阁,高36米。内供世界最大木质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22.28米,重110吨。阁四周有五色浮屠,分列四大部洲,构成曼荼罗格局。4角复有一喇嘛塔,代表佛教四智。雄伟壮观。今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藏传佛教寺庙。蒙古语称“图格默里阿木尔吉古鲁赫齐苏默”。位于喀尔喀蒙古科布多(今蒙古国吉尔格朗图)。清政府拨银万两,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建成。红色围墙。山门有四大天王巨大塑像。佛殿北墙立有佛祖宗喀巴及观音像,两侧分立16尊“乃丹”(即罗汉)。寺内有乾隆皇帝敕立的石牌两块。喇嘛来自厄鲁特及明阿特旗。惇多克格隆任达喇嘛。为札萨克图汗部及赛音诺颜部纳鲁班禅呼图克图、札拉军札呼图克图及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轮流驻锡之所。经费由科布多地区提供。同治十一年(1872),回民起义时遭到破坏。

猜你喜欢

  • 大委正

    见“昆都力庄兔台吉(1410页)。

  • 田九霄

    ?—1562明代湖广容美土官。号后江。土家族。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田世爵长子。应调随父率士兵赴浙江黄宗山剿倭寇,斩敌580级,缴获骡马52匹,记功。嘉靖三十五年(1556),父卒于军,袭容美宣

  • 耶律琮

    见“耶律合住”(1310页)。

  • 鄂尔勒克

    见“和鄂尔勒克”(1450页)。

  • 蒙宋联盟灭金

    蒙金战争中的事件之一。太祖二十二年(1227),成吉思汗临终前,以金朝据黄河、潼关天险,难以速破,遂定下联宋灭金的决策。窝阔台汗即位后次年(1230),蒙古举兵攻金,连取天胜堡、凤翔等地,因连年征战,

  • 赤德松赞兴佛盟书

    又作桑耶寺兴佛盟书。赤德松赞执政之时(798—815年),在今拉萨河下游建噶琼多吉英寺之后,决心在吐蕃永世弘扬佛教。为此召集王妃、小邦王子、宰相钵阐布及各级文武大臣共同盟誓兴佛。所立盟文以金字写在磁青

  • 起科地

    即“升科地”(362页)。

  • 元宪宗

    见“蒙哥”(2324页)。

  • 龙票

    清朝政府发给商号的经营执照。亦为专利许可证。龙票周围印有龙文,中间盖有御印。始颁发于嘉庆年间(1796—1820),当时在内蒙古地区领有龙票的旅蒙商,只有※大盛魁和※天义德两家。取得“龙票”即享有特权

  • 彰所知论

    书名。藏文佛学古籍名著。元代乌思藏高僧帝师※八思巴撰。全书共分五品:(1)器世界,主要述日轮、月轮、诸星宿、妙高山等佛家宇宙观;(2)情世界,主要述古印度、吐蕃、蒙古诸王宏扬佛法情况;(3)道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