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昭梿

昭梿

1776—1829

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后裔,礼恭亲王永恩长子。好学,善诗文,尤悉国故。自号汲修主人,又号檀樽主人。嘉庆七年(1802),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授散秩大臣。十年,袭封和硕礼亲王爵。二十年(1815),以坐凌辱大臣、滥用非刑罪,夺爵圈禁。次年,提前获释。道光二年(1822),赏候补主事。著有诗、文200余篇(已佚),纂辑《礼府记》亦未付梓,以所撰《啸亭杂录》闻名,载清朝掌故极详。

猜你喜欢

  • 奈曼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十九世裔孙额森伟征诺颜始称所部之名,以成吉思汗曾平定乃蛮部,故名。后金天聪元年(1627),子衮楚克,号巴图鲁台吉,因避察哈尔林丹汗之侵虐,率从子鄂齐尔及部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

  • 大行城

    古地名。高句骊国所筑,为重要军事城堡。故址在今辽宁省丹东市西南32里之娘娘城(一说在丹东市东北的九连城一带)。史载唐征高丽,两次将该城作为攻拔目标。

  • 音同

    又译同音。西夏文字书。西夏党项人令��犬长、罗瑞灵长编著,后经学士兀罗文信、梁德养等多次修定。现存有两种版本。一种为西夏正德六年(1132)义长校勘。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

  • 粆离尀

    又作“炒伍侕尀”。契丹语,意“战时”。契丹族对“腊辰日”的称谓。俗于是日,皇帝配甲,并率诸司使以上臣僚共着戎装,五更坐朝,奏乐饮酒,毕,依等次赐甲仗、羊马。

  • 帕里

    镇名。藏语音译,又作帕克里、裴里、裴利。在西藏自治区亚东县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居喜马拉雅唐拉山口南的山麓,南通卓摩区的春丕与亚东以达印度和不丹,西南通尼泊尔,是西藏守护唐拉山道的重镇,原西藏地方

  • 岩大五

    约1836—1871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本名顾馥春,参加哥老会后,为首领之一,称大五,故称岩大五。贵州都匀府凯塘(今凯里凯棠寨)人。苗族。咸丰三年(1853),参加※高禾、※九松领导的苗民起义

  • 耆英

    (1787或1790—1858) 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二弟穆尔哈齐第九子祜世塔后裔,监察御使禄康子。字介春。荫生出身。嘉庆间,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护军统领。道光四年(1

  • 相威

    1241—1284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曾孙,※速浑察第三子。好学,广结儒士,听读经史,论古今治乱。至元十一年(1274),受命总兀鲁兀、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札剌儿五投下兵随军伐宋,

  • 朱雀

    唐代渤海国僖王大言义年号。812—818(一说813—817)年,凡7年。

  • 合州之战

    南宋末年抗击蒙古军的战役之一。南宋理宗宝祐六年(元宪宗八年,1258),蒙古大汗蒙哥统军攻入四川,入大散关,沿涪江、嘉陵江南下。年底,进抵合州(今四川合川)。蒙哥遣降人至合州钓鱼城招谕,为守将王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