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寨
亦称“掌爷”。嘉庆年间(1796—1820)清朝地方政府在云南省双江县拉祜族地区所设基层头人。管辖若干村寨。由当地群众推举有办事能力、威信高的人充当,报官府立案。其职责是管理所辖区内钱粮摊派及民政事务。
亦称“掌爷”。嘉庆年间(1796—1820)清朝地方政府在云南省双江县拉祜族地区所设基层头人。管辖若干村寨。由当地群众推举有办事能力、威信高的人充当,报官府立案。其职责是管理所辖区内钱粮摊派及民政事务。
元朝诸色户计之一。来源有二:一自战争中虏获而来,一从民间签发而来,主要是有一定技能的工匠,亦有本非工匠的平民。户籍自成一类。在官府手工业局、院直接管理监督下服役,从事营造、纺织、兵器、工艺品等各种手工
元代都城。即今北京市。蒙古人称“汗八里”,意为“汗城”。原为金都城,名中都。元太祖十年(1215),蒙古军取之,复燕京旧称,作为统治汉地的据点。太宗六年(1234),置中州断事官,辖中原诸路。宪宗元年
旧时德昂族佛教中心之一。“雷列”,傣语“铁矿山”之意。位于今云南潞西县遮放坝尾龙川江之西,昔日为德昂族聚居区。佛寺建于何时无从稽考,盛时有和尚4—5百人。清中叶,随着德昂族迁徙而衰落,现已倒塌。佛寺北
县名。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下游,东北接甘肃省永登、天祝二县,东南邻土族自治县,南界化隆回族自治县。周秦时为西戎羌人居地,自汉代屯兵田设郡县始,“地随内属”。魏晋时,鲜卑人迁入。南北朝隶吐谷浑。隋置湟水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洪武二年(1369),以元南渭州安抚司改置(治今湖南永顺县西南。)首领彭氏。清顺冶四年(1647),以土知州彭应麟归附,诏仍授原职。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知
地名。在类鸟齐西南,东至察多,西至硕板多。其地二山对峙,两水合流,为入藏孔道。原隶西藏,派第巴管理。康熙五十八年(1719)归附进藏清军,挽运军粮。雍正四年(1726)会勘地界,以其地赏达赖喇嘛。宣统
组合词ulusbigi音译。 “兀鲁思”(ulus),蒙古语,原意为“百姓”、“大众”,后引伸为“国家”和“领民”、“领地”。“别吉”(bigi~begi),蒙古语意为“公主”,蒙、元皇室及诸王之女称
?—1823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原名文宁,字蔚艾(其),号远皋、芝崖。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嘉庆二十年(1815),由盛京副都统授盛京礼部右侍郎。二十一年任贵州、河南巡抚,次年解职。二十五
彝语音译。亦作玛堵、麻都。意为祖灵。解放前川、滇、黔的彝族,在老人死后立即用竖长横短的两根木条扎成一架,长者为人体,短者为人臂,顶端粘羊毛为头发,下部披细草作衣裳,表示祖先灵魂藏其中。招魂之后供于居室
亦称“峒首”、“峒官”。参见“峒僚”(1646页)、“峒”(16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