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涅故地
勿吉(靺鞨)族拂涅部所居之地。拂涅部原为勿吉、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渤海强盛时役属渤海,渤海于其地置东平府,史称府置其故地。所在历来说法不一,旧说在今沈阳市西北之辽宁新民县一带,或说在今辽宁北镇县境;今一般认为在今牡丹江下游以东至黑龙江省密山县地区。也有说在该省宁安和依兰县以西、五常和宾县以东,或说在今哈尔滨市南的拉林河流域。
勿吉(靺鞨)族拂涅部所居之地。拂涅部原为勿吉、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渤海强盛时役属渤海,渤海于其地置东平府,史称府置其故地。所在历来说法不一,旧说在今沈阳市西北之辽宁新民县一带,或说在今辽宁北镇县境;今一般认为在今牡丹江下游以东至黑龙江省密山县地区。也有说在该省宁安和依兰县以西、五常和宾县以东,或说在今哈尔滨市南的拉林河流域。
?—1638后金时期蒙古茂明安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布颜图汗多尔济子。嗣为茂明安部部长(《蒙古游牧记》称其时始号所部为茂明安)。天聪七年(1633),台吉达尔玛岱衮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八年(1410)二月设置之使坊河卫皆改作舒繙河卫。
水族墓葬。呈长方形,长约2.4米,宽1.1—1.7米,高在1米之内。分上下两层,底不设石板,在棺外四周用四块石板围之,上覆一长形石板。石板上再围四块略小之石板,再盖一长形石板于顶部。坟顶置一石雕牛角,
即“虎斯”(1384页)。
藏语音译,意为“知事僧”。梵文作“维纳”。藏传佛教寺院僧职名,管理僧团的执事僧。如“措钦协敖”(即“措钦格贵”),系“(寺院)大会执事僧”,亦即俗称之“铁棒喇嘛”。在旧时藏军中又系军官名,如“玛米协敖
宋代大理国古碑。简称石城会盟碑。大理国段素顺明政三年(北宋太祖开宝四年,971)立于鄯阐府石城(今云南曲靖市旧县城北),后埋没。清康熙十八年(1679)出土。今存曲靖市第一中学爨碑亭内。高121厘米,
?—1784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富察氏。雍正十三年(1735),由监生授内阁中书。迁礼部员外郎,改内阁侍读。乾隆十一年(1746),出为甘肃凉州知府。累迁山西布政使。三十一年(1766),因事夺官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满语意为“顶上托子或梅针箭铁挺”。因分布于叶赫河(在今吉林省梨树县境),故名。因靠近明设马市镇北关,故又称北关。始祖星根打喇汉(一说即打叶)。明宣德间(1426—1435
见“西阳蛮”(696页)。
1021—1071宋代将领。党项羌族。字应之。※折惟忠子。宋皇祐二年(1050),继其兄折继闵知府州事。嘉祐元年(1056),领州刺史,受赐钱50万改葬其父。奏请朝廷抚慰府州折氏,以安其心。熙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