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恩长

恩长

?—1816

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姓觉罗察氏。闽浙总督、礼部尚书钟育子。乾隆三十年(1765),捐员外郎,选盛京户部。五十一年(1786),累官湖南按察使。五十八年(1793),以失察属县捕役诬良毙命,降三等侍卫,为和阗帮办大臣。嘉庆四年(1799),调办事大臣。次年,以和阗回户原种官地,年久迷失,岁纳空粮者750余户,请以塔克一带官荒地2,06万余亩,照额粮多寡均匀拨补。六年,授安徽按察使。七年,擢广西布政使,后4年迁巡抚。因岑溪知县黄通一案处理失宜,降三级留用。十四年(1809),调河南巡抚。十五年,以河南卫辉一带河流,每到夏秋造成水灾,请于南、北豆公疏浚,所需银两由长芦盐商摊捐。十六年,南阳府王胯子等聚众抢劫,持械拒捕,因查办迟延及失察道员林树芳劣迹等事,降三等侍卫,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十七年,迁二等侍卫,调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十九年,失察阿奇木伯克玉努斯营私罔利,苦累回民,并私自遣使与浩罕伯克爱玛尔通好,受责。二十年,因前在广西巡抚任内,对贵县颜亚贵等聚众不法,审拟错误,以及失察喀什噶尔阿浑仔牙墩起事,革职。

猜你喜欢

  • 渠勒

    西域古国名。王治鞬都城(今新疆于田县克里雅河上游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2000余,兵300。居民从事游牧。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三国时为于阗

  • 后晋出帝

    见“石重贵”(452页)。

  • 达拉特

    见“打郎”①②(428页)。

  • 绰罗斯北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小峡贝子旗或哈尔格贝子旗。康熙五十五年(1716),准噶尔部台吉卓哩克图和硕齐孙阿喇布坦率众附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二佐领半。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

  • 玛尔巴传

    书名。全称《玛尔巴译师传所见获益》。作者乃久巴查通杰布,又名藏嫩黑如迦桑结坚参(1452—1507)。约成书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作者生于后藏扎西喀嘎。出身密咒者家庭,学噶举派教法,系一虔诚教徒

  • 潘名杰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贵定人。苗族。咸丰五年(1855)夏,与兄潘名德在大麻哈州的坝芒聚众起义。十月,与都匀的苗、布依族农民联合,攻大塘汛,克城署。十年(1860),与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将曾广

  • 折继祖

    1021—1071宋代将领。党项羌族。字应之。※折惟忠子。宋皇祐二年(1050),继其兄折继闵知府州事。嘉祐元年(1056),领州刺史,受赐钱50万改葬其父。奏请朝廷抚慰府州折氏,以安其心。熙宁四年(

  • 文面濮

    古族名。见《新唐书·南蛮传下》。为汉晋时期※闽濮(即缅濮)、※躶濮之一部。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因其民有文面之俗,故称。汉晋时期与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

  • 拉休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为上、下阿拉克硕2部之合称。玉树25族之一。牧地跨子曲河南北。东界扎武、苏尔莽,北接迭达、玉树,南抵囊,西临格吉麦马。有百长12员,属民500余户,多畜牧帐居。信奉喇嘛教黄、红

  • 肫图

    清朝宗室、学者。字溥仁。满族。乾隆初和硕简仪亲王※德沛从弟。博学有文采。著有《理象解原》4卷、《书经直解》、《诗解正宗》及《一学三贯清文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