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汗河
唐代水名。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之牡丹江。源出今吉林省牡丹岭,东北流经镜泊湖(时称忽汗海),至黑龙江省依兰县入松花江。全长725公里。其流域为东北古代少数民族肃慎、挹娄、勿吉、靺鞨聚居区。唐代,粟末建国于其上游的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后迁治其中游东岸的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唐因粟末所建渤海国政权中心在其流域,置忽汗州都督府统领其事。金称胡里改江,清曰呼尔哈河,为女真、满族聚居地之一。
唐代水名。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之牡丹江。源出今吉林省牡丹岭,东北流经镜泊湖(时称忽汗海),至黑龙江省依兰县入松花江。全长725公里。其流域为东北古代少数民族肃慎、挹娄、勿吉、靺鞨聚居区。唐代,粟末建国于其上游的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后迁治其中游东岸的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唐因粟末所建渤海国政权中心在其流域,置忽汗州都督府统领其事。金称胡里改江,清曰呼尔哈河,为女真、满族聚居地之一。
西夏党项族出兵前卜法一种。夜间对羊焚香祷祝,再烧谷火散布于僻静处,次日清晨杀羊,剖视肠胃,若畅通则出兵无阻;羊心有血,则不吉。
书名。周希武撰。是书为作者1914年随民国政府勘界大员周务学在玉树的考察记。全书原分上、下两卷,附宁海纪行一卷。1919年商务印书馆刊行。因印数有限,1986年青海人民出版社根据吴均校释重新印制发行。
清代内地到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商人。多为山西、河北一带汉商与回商,有山西帮、河北帮之分。初因清政府实行民族隔离政策,入蒙地经商有种种限制:首先经批准领得“龙票”、“信票”,以为凭证,限期一年,禁止携带妻
见“阿吾勒”(1207页)。
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1859页)。
书名。唐元稹(779—831)撰。60卷。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隋兵部尚书元岩六世孙。少工属文,贞元(785—805)举明经科。穆宗长庆二年(822),曾任三月宰相。后历任同州刺史、武昌节度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51—452年,凡2年。
西汉时西南夷钩町侯。钩町人。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益州廉头、姑缯以及牂柯、谈指、同并(皆在今贵州境内)等24邑的各族人民3万余人举兵反汉,杀官吏,相持3年有余。他率其邑民众,配合汉军追杀反叛者,俘
见“高山族收获祭”(1920页)。
见“凯珠嘉措”(14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