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廉希宪

廉希宪

1231—1280

元朝大臣。字善甫,又名忻都。畏兀儿人。魏国公※布鲁海牙之子。太宗初,其父任燕南诸路廉访使,遂以官为氏,子孙皆姓廉。希宪年19,入侍忽必烈于藩邸,以其“笃好经史,手不释卷”的勤学精神,深得忽必烈器重,雅称“廉孟子”。又善弓箭,人称“双全”。曾从征云南。宪宗四年(1254),为忽必烈京兆分地宣抚使。任内问民疾苦,抑强扶弱,兴办学校,恢复儒籍,治绩显著。九年(1259),随忽必烈渡江取鄂州,运筹帷幄,参谋军机。宪宗死,力助忽必烈自鄂北上继位。后任京兆、四川道宣抚使,平定刘太平等之叛。继改中书右丞、行秦蜀省事,力拒阿里不哥将浑都海等军,有功,进平章政事。因四川降民散处山谷,奏请申敕军吏,禁止俘掠,违者,千户以下与犯人同罪。又禁诸人贩易生口,四川遂安,降者益众。并采取措施减轻徭役。中统二年(1261),致书晓谕宋四川制置余玠,使其不敢轻动;并受泸州守将刘整降。三年,晋中书平章政事。任内,振举纲纪,汰逐冗滥,兴利除害,议行迁转法,穷治阿合马奸事。政绩卓著。至元七年(1270),因面忤世祖,罢职。十一年(1274),复为北京行省平章政事。次年,以荆南新附,受命开大府于荆州,行省荆南,承制授三品以下官。治理今湖北石首、江陵以西和四川垫江。任职三年,大力整顿社会秩序,禁剽夺,通商贩,大兴学,选教官,置经籍,厉诸生,兵民得安。十四年(1277),以疾召还,江陵民众为之画像建祠。十七年(1280)卒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大德八年(1304),追封魏国公,谥文正。加赠恒阳王。

猜你喜欢

  • 安成

    清朝大臣。满族。字仁山。以军功历道官。署四川建昌、永宁等道。光绪二十六年(1900),赏副都统衔,充驻藏帮办大臣。逾2年病免。著有《驻藏奏稿》。

  • 宣抚使

    官名。唐代始置。玄宗开元十六年(728),以宇文融为河北道宣抚使。唐后期经常派朝官巡视经战乱破坏,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宣抚处置使,类似后来的钦差大臣。宋代在用兵时,以执宰大臣或大

  • 兀惹

    ①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吾惹、乌惹、屋惹、嗢(盟)热,或说即※“乌舍”异译。一说其来源于黑水靺鞨兀儿部。史未载其具体所在,一般认为约分布在今绥芬河中上游至乌苏里江流域一带,一说其地包括牡丹江广大山野

  • 干将

    春秋末年吴国著名冶匠。善长铸剑,与越国著名冶匠欧冶子同师。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欲称霸中原,积极习武,但缺宝剑。与妻子莫耶请来三百童男童女鼓囊装炭,为吴王阖闾铸成雌雄二剑,雄剑曰“干将”,雌剑称“莫耶”。

  • 达鲁虢

    见“达卢骨部”(731页)。

  • 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清代新疆塔尔巴哈台地区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驻雅尔城(前苏联境内乌尔扎尔)。因冬季雪大,交通困难,三十一年迁驻楚呼楚(今新疆塔城)。下设协办领队大臣、专理游牧领队大臣各1名,专管东、西

  •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

    510—540西魏皇后。吐谷浑族。出生于河南洛阳。先世为吐谷浑渠帅,居青海,号青海王。高祖莫奓率部附魏,拜定州刺史,封西平公。父瑷,为西兖州刺史,母淮阳长公主,魏孝文帝之第4女。年16,被南阳王元宝炬

  • 奢崇明

    ?—1629明末四川永宁土官。彝族。世居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系永宁宣抚使奢效忠亲弟奢尽忠子。幼孤,由效忠妻奢世统抚养13年。万历(1573—1620)初,效忠卒,世统欲借其名以嫡长夺宣抚司印,聚

  • 象脚鼓舞

    傣族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等地。多在节日或喜庆日于场院、草坪、坡地或大路旁表演。分为大鼓舞、中鼓舞、小鼓舞、集体舞等几种。可由1人、2人以至多人表演。舞者以左肩背鼓,左手扶住胸

  • 摄赛

    明代四川东川军民府女土官。彝族。乌撒女知府※实卜长女。嫁东川土知府姑胜古长男阿发为正妻。翁老夫故,于洪武二十年(1387)袭东川土知府(治今云南会泽县)。次年,以所管部众恃强据乌山路暴动。受责去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