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蒙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门巴族称“莫邦珞”或“洞工”,西方文献称“阿波尔”。据传最早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北麓某地,后向南迁到尼贡,再折向东北,进入吉刀,定居在仰桑曲和雅鲁藏布江之间的地域,并逐步向南扩展。今主要分布在许木、果布、格地等村落。人口约9万人左右,为珞巴族最大的部落之一。今改称阿迪。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门巴族称“莫邦珞”或“洞工”,西方文献称“阿波尔”。据传最早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北麓某地,后向南迁到尼贡,再折向东北,进入吉刀,定居在仰桑曲和雅鲁藏布江之间的地域,并逐步向南扩展。今主要分布在许木、果布、格地等村落。人口约9万人左右,为珞巴族最大的部落之一。今改称阿迪。
见“嵓母部”(2220页)。
青海省方志。近人姚钧(1886—1968)字衡甫,甘肃天水人)撰。4卷。卷首附《创修贵德县志序》、《贵德县邑乘序》、《凡例》,卷1天文志,卷2地理志,卷3人文志,卷4艺文志。该书虽史实多有疏略舛讹,编
清典制书名。因所记不限康熙一朝,后改名《石渠余记》。王庆云(1798—1858,今福建福州市人,字雁汀)撰。6卷。记述清初至道光朝典章制度沿革,计有官制、兵制等87篇。资料主要采取《清实录》、《清会典
见“噶勒达玛”(2502页)。
见“教化三部长官司”(1981页)。
1820—1851清代蒙古族诗人。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县)人。协理台吉※旺钦巴勒长子,著名文学家※尹湛纳希长兄。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兼通蒙、汉文,具有渊博的蒙汉古代历史知识和卓越的文
辽臣。名又作末只。字留隐。契丹族。为仲父房隋国王※耶律释鲁之后。以皇族入仕。辽景宗初年,为林牙,掌文翰,以精干著称。保宁年间,迁枢密副使。时契丹对中原政策援北汉抗宋,北汉常受宋扰,请援。乾亨元年(97
契丹死刑之一。即活埋。《辽史·刑法志》称: “生瘗……归于重法”。辽太祖神册三年(918),“皇弟迭烈哥谋叛,事觉,知有罪当诛,预为营圹,而诸戚请免。……涅里衮自缢圹中,并以奴女古、叛人曷鲁只生瘗其中
金代契丹小字、汉字合璧刻石。石刻上圆下方,现仅存右上角,不及全碑四分之一。所刻内容与唐乾陵无字碑上所刻《※郎君行记》相同,额题残存“大金皇弟都统经略”8字,大都磨平,仅“大”、“都”2字隐约可辨。碑文
1872—1942近代白族爱国学者和诗人。字星海,号弢父,晚年自号僒翁。云南剑川县人。自幼聪敏,勤奋好学。及长,关心时事,敢于评论时弊。光绪二十年(1894),至昆明应乡试,因在试卷中放言时务,被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