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特哈八旗

布特哈八旗

清代八旗组织建置之一。以诸打牲部族人丁的原有血缘组织为基础,依照满洲八旗制度,陆续编旗设佐而成,佐领多为氏族首领。嫩江流域一带,明属奴儿干都司辖境,清初索伦、达斡尔、鄂伦春等打牲部落杂居于此。总名布特哈(满语音译,意为“渔猎”),译言打牲处。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索伦(鄂温克)、达斡尔总管2员、副总管6员(后增为16员),初辖佐领38员等。二十八年(1689),置总管衙署于嫩江西岸宜卧齐地方(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三十年,增设满洲总管1员,共同辖理此驻防八旗事务。雍正(1723—1735)末年,始正式规定八旗旗色,统属于布特哈总管衙门。迄嘉庆十三年(1808),此八旗已设索伦佐领47,达斡尔佐领39,鄂伦春佐领11,共97佐领(《布特哈志略》载为92佐领),辖4033户、18933人(此内不计雅发罕鄂伦春,这种步猎人散居深山密林,不入八旗)。光绪二十年(1894),并3总管改置副都统1员,移其衙门于嫩江东博尔多站地方(今黑龙江省讷河县境内)。三十二年(1906),撤副都统,就其旗屯座落以嫩江分界,划为东西两路布特哈,分建八旗,各设总管1人以治。东路总管衙署仍在博尔多,民国初年改设总办1人,办理旗属生计;西路总管衙署仍在宜卧齐。民国四年(1915,一说十年,或说七年)四月,设置布西设治局,西路总管衙门与之并存,同城办公,其总管仍理旗属事务,归黑龙江省直辖。

猜你喜欢

  • 丘目陵亮

    见“穆亮”(2555页)。

  • 怛没

    见“呾蜜”(1388页)。

  • 达仓·洛桑饶登

    1676—1745清代藏族高僧。出生于青海碌曲河岸德塘巴氏家族。13岁在德塘出家,法名顿珠策仁。19岁朝拜拉萨热振寺,入哲蚌寺郭芒札仓学经,在衮噶沃色前受沙弥戒,受六世达赖仓央嘉错经教。25岁负责建吉

  • 僧伽跋摩

    ①唐代佛教高僧。康国人。少年出家,游步长安,以戒行清严显名。显庆(656—661)年间,受命随使团出访印度,于大觉寺献大法令。又于菩提陀内无忧树下,雕刻佛像及观自在菩萨像,技法精绝,时人称叹。回长安后

  • 敦珠批结

    清代后藏僧官。又作敦珠策忍。藏族。初任扎什伦布寺之业尔仓巴。道光五年(1825),因扎什伦布寺僧众事务颇繁,仅止商卓特巴一人管理不周。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向清政府奏准赏其四品顶带,为扎什伦布寺第一批五品以

  • 阿勒坦特布什鄂拉

    准噶尔地区山名。位于今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西北。因地饶水草,旧为准噶尔塔尔巴哈沁赛音伯勒克昂吉驻牧地。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其宰桑乌鲁木率400余户附清。据伯希和考证,赛音伯勒克为策

  • 呼尔哈河卫

    见“兀鲁罕河卫”(112页)。

  • 许保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许保”(496页)。

  • 漠南蒙古

    清代居住于蒙古高原南部之蒙古各部总称。因其居地位于蒙古中部戈壁南缘,故称。有内札萨克蒙古和内属蒙古之分。内札萨克蒙古有6盟24部49旗:(1)哲里木盟: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10旗;(2

  • 顺宗

    见“耶律濬”(1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