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侬
壮语音译,意为“侬人”。部分壮族及少数布依族自称。分布在今云南文山,广西左、右江流域及贵州册亨县境内。多姓侬,北宋※侬智高起义失败后,部分改为赵姓、许姓,余去人字旁而为农姓。今广西、云南之布侬统称壮族,贵州册亨之布侬称布依族。
壮语音译,意为“侬人”。部分壮族及少数布依族自称。分布在今云南文山,广西左、右江流域及贵州册亨县境内。多姓侬,北宋※侬智高起义失败后,部分改为赵姓、许姓,余去人字旁而为农姓。今广西、云南之布侬统称壮族,贵州册亨之布侬称布依族。
云南古地名。亦作楪榆。因叶榆泽(亦称昆明池,后称西洱河,今洱海)得名。汉代居有昆明人(古羌之一支),《史记·西南夷传》载:“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汉武帝时始置叶榆县,属益州郡。县治在叶
1620—1658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广略贝勒褚英孙,安平贝勒※杜度第三子。清崇德四年(1639),封辅国公。六年,从皇太极围锦州,击明兵于杏山、松山间。七年,进克塔山。
吐蕃早期部落之一。初居今山南琼结之雅隆河谷,故名。据载,大约在公元120年左右西汉时期,该地始有部落酋长,名聂墀(赤)赞普。后历传30余代赞普(王),至囊日松赞及松赞干布时,统一诸部,创建吐蕃国,雅隆
见“鬼方”(1703页)。
即“爨宝子碑”(2591页)。
渤海王国大臣、诗人。两次使聘日本。唐中和二年(日本元庆六年,882)冬,受国王大玄锡派遣,以文籍院少监率105人访日。十一月抵日加贺登陆,日廷令地方官款待,但禁与国人私易货物。日天皇闻其高才硕学,风仪
?—1417明代云南永宁土知府。纳西族(一说普米族)。土知府※各吉八合子。永乐十二年(1414)闰九月,以父老病,准袭父职。十五年(1417),与父同为土官千户剌马非等杀害。黔国公沐晟保举其弟南八袭职
地方史志。明朱孟震(字秉器,江西新涂人)撰。是书附于朱孟震编《游宦余谈》。有《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单刊1卷,题朱孟震著。是书为亲历目睹所记,多确实可信。而孟震自言未去云南,疑非朱氏所作。此
?—173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噶尔丹策零同曾祖兄弟,清札萨克辅国公丹济拉长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袭父爵。五十四年(1715),因准军侵掠哈密,奉命率兵驻杭爱山,抚降贡楚克臧布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南准格尔旗。牧地东界归化城土默特地,西界右翼中旗,南界榆林卫边城,北界右翼后旗。唐属胜州,宋入西夏,明初为榆林左卫地,后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