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罕廋尔

察罕廋尔

清代地名。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东(今蒙古巴彦乌拉南)。地因山得名。土地肥沃,牧草丰茂。康熙(1662—1722)末年,清朝政府与准噶尔部关系恶化,清军为防备策妄阿拉布坦派兵袭击,于其地筑城布防。雍正九年(1731),以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在和通泊战役中失利,自科布多移驻其地。十年,以旧城狭小,顺承郡王锡保奏准增修木城。寻,因清军移驻乌里雅苏台,被改为粮秣储备处。为清代前期清军防御准噶尔的战略要地。

猜你喜欢

  • 全顺

    ?—1865清朝大臣。蒙古正兰旗人。萨尔图拉氏。咸丰六年(1856),翻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九年(1859),授散馆编修。十年,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营听调。十一年(1861),以直隶、山东、河南捻军

  • 石人汪

    古地名。故址即今辽宁庄河县南石城岛。是唐与渤海水路来往必经之地。

  • 南甸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南甸路军民总管府,南甸之名自此始,意即“腾冲府南部之郊”。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南甸府。永乐十一年(1413),降为州。宣德三年(1428),麓川

  • 黎州安抚司

    见“黎州土百户”(2515页)。

  • 白马羌

    ※西羌的一支。又称广汉白马羌。原居河湟地区。秦献公初立(前384),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甘肃渭源),诸羌畏秦之威,相率外迁,该部徙居广汉地区,与夷、氐杂处,故有“六夷、七羌、九氐”之说。东汉建武十

  • 洪州

    州名。本唐洪门镇,治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宋咸平(988—1003)中为西夏入据,后升州。元废。

  • 哈剌契丹

    见“西辽”(689页)。

  • 申隔宗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所置宗之一。相当于县。亦作僧格宗。藏语音译,意为“狮子堡”。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门隅中部的色拉山南麓。此与错那宗吸乌地同属一个宗。相传为错那宗宗本(县官)的薪俸地。本宗本由降喀宗宗

  • 耶律可老

    契丹族。王子班郎君胡思里女。辽圣宗时期,契丹空前强大,开泰九年(1020)十月,西亚大食国遣使进方物,为王子册割(册哥)请婚,次年三月,复请婚,时她为圣宗封公主嫁之。加强了契丹与大食的友好往来。

  • 陆词

    见“陆法言”(1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