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哈尔八旗

察哈尔八旗

清代八旗组织之一。以察哈尔蒙古兵丁编立,由中央直辖。镇守京师、驻防参半。察哈尔部为漠南蒙古诸部落中最强盛者,系元朝嫡裔所属。后金天聪九年(1635),林丹汗之子额哲率部降后金。康熙十四年(1675),其侄布尔尼叛,被平息后,其部属被徙置宣化、大同边外,编为察哈尔八旗。初定每旗均设总管、副总管各1人、参领3人,下置佐领、骁骑校等官,以分隶京城八旗蒙古都统。每佐领下设亲军、前锋、护军、领催、马甲共50名,雍正间(1723—1735)增为70名。其兵弁拨入京城当差,有缺令各旗选补,寓其遗属须效忠清室之意。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设察哈尔都统1员、副都统2员,总辖8旗。三十一年(1766),裁副都统一,留都统与副都统各1人同驻张家口治事。有属兵10800人,内军、前锋各240人,护军3000人,领催720人,马甲4200人,捕盗兵2400。为便于控制,分别用于地方与京师。此外,乾隆二十九年(1764),移徙察哈尔八旗一部人丁于伊犁及塔尔巴哈台,分设※伊犁察哈尔八旗(共16佐领)、塔属1佐领,隶伊犁将军、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猜你喜欢

  • 文面濮

    古族名。见《新唐书·南蛮传下》。为汉晋时期※闽濮(即缅濮)、※躶濮之一部。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因其民有文面之俗,故称。汉晋时期与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

  • 斡勒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斡罗、斡鲁、兀勒。来源于部名。原居今黑龙江、乌苏里江合流处以东近海处,金景祖乌古鹖时迁居按出虎水(今阿什河)北。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故地,如有的猛安迁到盖州(治今辽宁盖县)。后

  • 耶律淳

    1063—1122北辽宣宗,1122年在位,仅三月。小字涅里,又记作捏里。契丹族。为辽道宗※耶律弘基侄、天祚帝※耶律延禧堂叔、宋魏王※耶律和鲁斡子。自幼为祖母、皇太后萧挞里养于宫中。成人后,笃好文学。

  • 东荆州蛮

    南北朝时东荆州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今河南泌阳东南。北魏景明四年(503),族人樊素安举兵,称帝。正始元年(504),其弟樊秀安亦起事,后为左卫将军李崇等所平。其后裔大多与汉族融合。

  • 裕德

    ?—1905清朝大臣。字寿田,号少云。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氏。湖北巡抚崇伦之子。同治(1862—1874)年间举人,累迁员外郎上行走。光绪二年(187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授编修。五年,充文

  • 撒连的

    见“萨仑的斤”(2010页)。

  • 锁子甲

    一种轻型的铠甲。古已有之,以金属环相扣连缀而成,呈网状,故也称网子甲。《正字通·金部》:“锁子甲五环相亘,一环受镞,诸环拱护,故箭不能入。”甚轻便坚固且工艺精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披此种甲征战。

  • 弗朵脱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六年(1408)二月设置之弗朵秃河卫、正统后设之弗秃都河卫,皆作费克图河卫。

  • 埃文基

    见“鄂温克族”(2053页)。

  • 花台吉

    ①见“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1956页)。 ②指明末活动于辽宁东部的蒙古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