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阿离补
金宗室、大将。亦作阿卢补、阿鲁补。女真族。完颜氏。系出金景祖乌古迺。屡从征战,灭辽伐宋皆有功。天会九年(1131),从完颜宗辅经略陕西,任左翼都统,与右翼都统完颜宗弼抚定巩、洮、河、西宁、兰、廓等州军,来宾、定远、和政、甘峪、宁洮、安陇等城寨,及镇、堡、蕃、汉营部40余处,平定泾原、熙河两路,以功为世袭谋克。十二年,为元帅右都监。十五年,迁左监军。天眷三年(1140),从宗弼复侵河南,迁左副元帅。皇统三年(1143),封谭国公。六年,为行台左丞相。是年卒于任。
金宗室、大将。亦作阿卢补、阿鲁补。女真族。完颜氏。系出金景祖乌古迺。屡从征战,灭辽伐宋皆有功。天会九年(1131),从完颜宗辅经略陕西,任左翼都统,与右翼都统完颜宗弼抚定巩、洮、河、西宁、兰、廓等州军,来宾、定远、和政、甘峪、宁洮、安陇等城寨,及镇、堡、蕃、汉营部40余处,平定泾原、熙河两路,以功为世袭谋克。十二年,为元帅右都监。十五年,迁左监军。天眷三年(1140),从宗弼复侵河南,迁左副元帅。皇统三年(1143),封谭国公。六年,为行台左丞相。是年卒于任。
清代对外兴安岭南、黑龙江北、东至库页岛的部分鄂温克、鄂伦春等族的称呼。以驯鹿作乘载工具,故名。主要指今鄂伦春族的一支——奇勒尔人,据《黑龙江志稿》,居鄂伦春族分布区的东部,皆以狩猎为生。今居额尔古纳河
原为※奚族部族名,后作姓氏。又作瑶里、姚里、肴里(亦有以为即《金史》所记“越里”)。为※五部奚之一。据《辽史》,奚于太祖五年(911)为※契丹征服,入辽后,该部仍沿此称。至辽圣宗时(982—1031)
文集名。一名《李文饶文集》,又名《李卫公文集》。唐李德裕(787—850)撰。20卷,别集10卷,外集4卷。德裕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子。以荫补校书郎,迁监察御史。武宗时,任门下侍
参见“阐”(2105页)。
女真文字碑刻。刻石年代不详。20世纪60年代前后发现于山东蓬莱,原在城内佑德观,后移入蓬莱阁天后宫。高60厘米,宽70厘米。正面刻女真文,上下款为楷书,各1行共27字,指明诗作者与立石人;正文为行书,
见“燕云十六州”(2546页)。
明代藏区地方官署名。洪武八年(1375)正月置。辖地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及境外拉达克。为明朝最边远的军民元帅府之一。洪武六年(1373)二月,明太祖朱元璋为招谕吐蕃诸部归顺,曾下诏书谕故元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在玛纳斯西80里。即今新疆沙湾县乌拉乌苏。清朝在此设有台站(驿站)。
辽代契丹部名。“爪”为契丹语音译,“百”之意。迭剌部的组成部分,因有六百家奚,故名。早在肃祖之子洽昚时,即把六爪分为十一。天赞元年(922),以迭剌部强大难制,析五石烈为五院,六爪为六院,各置夷离堇。
1779—1842清大臣。字实生,号云卿。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回族。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翌年会试,联捷廷试,中一甲进士第三名,俗称“探花公”,授翰林院编修。后四校京闱,主浙江乡试,督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