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多部落

安多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唐古拉山南麓。为藏北“羌日六部”之一,归黑河宗管辖。1959年分黑河宗为黑河、安多二县,该部落大部分划归安多县,小部分归黑河县,该部领主历为噶厦政府。部落头人向由嘎加骨系(氏族)人担任,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赐头人东本·拉莫加封文,准其世代承袭,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赐封文,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从拉萨逃内蒙古,途经该部,其头人昂扎那木杰献牧民60户,受封四品官。民国时该部发生“打穿黄袍人”(指黑河宗宗本等官员)事件后,噶厦政府为加强控制,于此设绛居基巧,统管藏北地区,下辖数宗,对藏北牧民分而治之。此部下辖嘉措、多玛、买玛、嘎加、雪钦、雪琼、扎如秀卡、色多秀卡等小部落。

猜你喜欢

  • 素古延部

    东晋十六国时北方部落名。族属不明。《资治通鉴》称其为后秦姚兴的属国;《魏书》附其传于高车后;今人有说其为柔然的属部者。与黜弗部同居于河曲一带(在今山西芮城县西风陵渡一带的黄河曲流处),处于北魏和后秦之

  • 贞安

    见“十二安”(8页)。

  • 寿隆

    即“寿昌”(955页)。

  • 巴图色特启勒图盟

    清代蒙古诸盟之一。一译巴启色特奇勒图盟。和硕特部台吉昆都伦乌巴什之裔。初部众驻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三十六年(1771),恭格、诺海、巴雅尔拉瑚率众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自俄东返,驻牧珠勒都

  • 交河公

    高昌麹氏王朝(499—640)官职名。位在王、令尹之下。由王子充任。高昌国“大事决之于王,小事则世子(令尹)及二公(田地公与交河公)随状断决。”(《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

  • 吴国佐

    ?—1601明代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黎平县人。侗族。曾为生员。二十八年(1600),与同县草坪寨侗族石篡太联合起义,周围侗族纷纷响应。自称“天皇上将”,封石篡太为“太保”。率义军首攻上黄堡,并以诱敌

  • 保住

    明朝军官。亦译巴珠,汉名杨效诚。蒙古族。初为把都帖木儿(吴允诚)部将,居甘肃塞外。永乐三年(1405),受明将宋晟招抚,随同把都帖木儿等投明朝,赐姓名,授都指挥佥事。奉命居凉州(今甘肃武威)耕牧守边。

  • 高智耀

    1206—1271元朝大臣。字显道。西唐兀氏。夏献宗时(1223—1225)右丞相高良惠子。夏乾定三年(1225)举本国进士第。西夏亡,隐居贺兰山。元太宗访求河西贤者,因被推荐,太宗召见欲之,遽辞归。

  • 干栏

    亦称麻栏。我国南方许多民族的一种古老住房建筑形式,即建在树木或立柱上的房屋。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是适应南方多雨潮湿和高温气候及山区地形坎坷而发展起来的建筑形式。一般分二层,用木、竹作桩柱、楼板和上

  • 乌骨城

    古地名。因傍乌骨江(今叆河)而得名。是高句骊军事重镇,置傉萨(即都督)驻守。故址在今辽宁凤城县东南凤凰山与高丽山之间,旧有说在今辽宁本溪县西南连山关。唐太宗征高丽至安市(在今宁海城县境),高丽降将高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