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静成皇后
清宣宗旻宁之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初为静贵人,后册封为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卒,文宗年方10岁,妃抚育有恩。及文宗即位,尊为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1855)七月,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崩。葬东陵。谥号“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无抚圣成皇后”。
清宣宗旻宁之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初为静贵人,后册封为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卒,文宗年方10岁,妃抚育有恩。及文宗即位,尊为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1855)七月,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崩。葬东陵。谥号“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无抚圣成皇后”。
书名。全称《拉萨中土诸寺及雅隆南部、后藏、北方热振诸圣地希有指南授记镜鉴》。钦则旺波(1820—1892)撰。1840年以后成书。全书40页。原以拉萨木刻版传世。作者系宁玛派僧人,颇有学识,相传曾于1
官名。府推官为知府行政助理之一,分掌刑名、计典。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所置土府亦设推官,以当地土酋、头目为之。秩正七品,给铜印、冠带、敕书,准予世袭。协助知府守护疆土,抚慰土民,进贡纳赋。如遇知府缺员,
渤海王国大首领。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奉命朝唐,并送水手及“承前没落人等”,八月至。唐玄宗授以左武卫将军,并赠紫金袍带等物。在赍回唐玄宗致大武艺书中,有“永作边捍,自求多福”等语。
?—1652清宗室、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异弟巴雅喇第三子。天聪五年(1631),随太宗攻明大凌河城。崇德元年(1636),率军援入关攻明之清军,因功晋护军统领。二年,从征朝鲜,
参见“八旗贡监生”(31页)。
唐时龟兹王,又作白苏伐叠。王族白姓。白苏伐勃駃子。武德(618—626)初继位,号时健莫贺俟利发,臣属于西突厥汗国。贞观四年(630),遣使赴唐贡马,太宗赐玺书。十八年(644),安西都护郭孝恪伐焉耆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大德九年(1305),宪宗蒙哥第三子玉龙答失子完泽受封。
契丹语,意“水”(“山水”之“水”)。辽圣宗开泰九年(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奉使契丹的宋使宋绶《上契丹风俗》记曰:“蕃语……水为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一说,可以蒙古语usu(水)相比勘
①即“笔写契”(1883页)。 ②地名。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一说其名称源于明代从事文书、书记人员的称呼“笔写契”,因其住地得名。
宋至清对部分黎族歧视的称谓。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岭南道·儋州风俗》:“俗呼山岭为黎,人居其间,号曰生黎”。《广东通志》云:“(琼州)有夷人,无城郭,殊异居,非译言难辩其言,不知礼法,……号曰生黎。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