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州龙蒲暴动
羌民反清斗争。顺治十二年(1655),威州附近龙溪、蒲溪等寨羌民配合张献忠起义军余部举行暴动,“攻城掘冢,势甚猖獗。”四川总督李国英令行威茂监军道佥事程翔凤、松潘镇总兵王道明等,分六路出兵,将暴动镇压。
羌民反清斗争。顺治十二年(1655),威州附近龙溪、蒲溪等寨羌民配合张献忠起义军余部举行暴动,“攻城掘冢,势甚猖獗。”四川总督李国英令行威茂监军道佥事程翔凤、松潘镇总兵王道明等,分六路出兵,将暴动镇压。
元朝管理回回医药事务的机构。至元二十九年(1292)始置。有大都(今北京)、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回回药物院各一所。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治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至治二年(1322)
?—661?唐代回纥第四代首领。药罗葛氏。※吐迷度之子。初为左屯卫大将军、翊卫左郎将。贞观二十二年(648),父死后,被唐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大俟利发、使持节、回纥部落诸军事、瀚海都督,袭父所领。永徽二
宋代藏传佛教名僧。藏族。佛教后宏期首创人拉勤贡巴饶塞十弟子之一。11世纪后藏人。学法有成,于今后藏夏鲁寺地建坚公寺,以宏扬佛教。因初无寺僧,内只有空立木梯,故又称坚公齐东囊东寺。后以罗顿多吉旺秋出家为
州名。故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唐咸亨三年(672),吐谷浑王诺曷钵率部自凉州徙于鄯州浩门河(今青海大通河)南,因邻吐蕃受逼迫及地狭,复徙灵州(今宁夏灵武南),唐置州以居之,以诺曷钵为刺史,取“欲其
藏语音译,意为“整事大相”。吐蕃官名。《新唐书·吐蕃传》谓:“又有整事大相,曰喻寒波掣逋。”职司同唐之“谏议大夫”,即对圣谕提出意见,以便使经修正之旨意和政令下达。一说其职责相当于唐之“监察御史”或“
见“甲喇额真”(559页)。
东汉长沙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之一。桂阳(今湖南郴县)人。桂阳蛮渠帅。习有武功,家有财富。详见“长沙武陵蛮起义”(371页)。
旧时壮族民间传统共耕组织。流行于桂西北、桂西等地。每年春正月至三月间,各村寨的年轻妇女和姑娘们便自动组织起来,自带踏犁和午饭,约定轮流到各家地里干活,直到把每个队员的地犁完为止。自愿结合,不带强迫性质
清代蒙古诸盟之一。一译青塞特启勒图盟、青塞特奇勒图盟。土尔扈特台吉舍楞、沙喇扣肯之裔。初,部众驻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东返,被置科布多西南一带游牧
书名。藏文历史著作。18世纪时青海蒙古族※益西班觉应固始汗后裔之请而作。故一说即是青海蒙古5部29旗中之和硕特部兴衰史。自吐蕃统治者占领青海始,历述青海的起源、地理、蒙古各部进据青海的历史过程、尤详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