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奥鲁

奥鲁

蒙古语音译,又译阿兀鲁黑,《元朝秘史》汉释为“老小营”。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守后方或随军的家属、辎重之总称。《经世大典序录·军制》:“军出征戍,家在乡里曰奥鲁”。依蒙古定制,男子充军出征,妇孺则按千户编制经营畜牧等,以供应前方。留于蒙古本土者称为大奥鲁,成吉思汗西征时,即委其幼弟帖木哥斡赤斤留守漠北,统管大奥鲁。更多的奥鲁则随军行动,从事生产,由奥鲁赤(主管奥鲁的官员)管领。元朝时,凡签发丁壮、替换老弱、供应军需、赡养征戍军人家小、处理军户间民事纠纷等事宜,皆由奥鲁官府管理。当时大翼万户下设奥鲁总管府,小翼万户及千户下设奥鲁官。至元元年(1264)后,改由地方长官兼领诸军奥鲁,管理汉军军户。蒙古军与探马赤军之奥鲁官仍旧隶于千户、万户,不受地方路府州县管辖。又,由奥鲁组成的军队称奥鲁军,有“子弟兵”之意。

猜你喜欢

  • 张俭成

    即“张建成”(1180页)。

  • 吾斯

    ?—143东汉时南匈奴王。原封左部句龙王。顺帝永和五年(140),与句龙王车纽举兵反汉,率3千骑攻西河(治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南),招诱右贤王,合兵七八千,围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杀朔方、代郡长吏

  • 绥远城驻防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作者不详。民国六年(1917)成书,手抄本。书中记载城垣、衙署、营制、将军、协领、副都统、名讳、八旗满洲、蒙古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领催前锋、马甲、步甲、马匹、马厂地、操演

  • 祜巴勐

    16—17世纪傣族诗人、文学理论家。“祜巴”傣语意为“导师”,为小乘佛教僧侣中佛爷等级的称谓,“祜巴勐”意为“一方之大佛爷”。以此为笔名著有《论傣族诗歌》。以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论述了宇宙、地球和

  • 巴拜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杜尔伯特首领※达赖台什孙。初附牧准噶尔部噶尔丹,以属众多为噶尔丹所夺,畏不敢争,怀怨。康熙二十七年(1688),从准噶尔军进犯喀尔喀,抵乌兰布通,谋率众内附,为伊拉

  • 巴尔浑

    见“巴勒滚”(412页)。

  • 冷格里

    ?—1634后金将领。又作楞额礼。满族舒穆禄氏。世居珲春(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库尔喀部长郎柱子,大将※杨古利弟。随兄来归,隶正黄旗满洲。少侍清太祖努尔哈赤,屡从征战,卓立战功。初封备御,

  • 尚虞备用处

    俗称“粘杆处”(2120页)。

  • 老把都

    见“昆都力哈”(1410页)。

  • 建州女真

    部族名。明代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大部之一。建州、建州左、建州右3卫女真人的泛称。清皇室本支。元末明初,斡朵里(在海西江与牡丹江西岸,依兰对岸马大屯)、火儿阿(即牡丹江,今桦川以东之地)、托温(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