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夹城之役

夹城之役

五代后梁与晋间战役之一。梁开平元年(907),朱温代唐建梁。五月,遣将康怀英率兵10万围晋将李嗣昭镇守之潞州(治今山西长治),筑垒环城。晋王李克用遣周德威统兵赴援,屯于余吾(今山西省留县西北余吾)。率先锋挑战,时有俘获,怀英不敢攻战。后朱温以李思安代之。思安别筑外垒,谓之夹寨(夹城),并自东南山口筑夹道,以通馈运,自是梁军坚壁夹寨,周德威宿兵于乱柳(今山西屯留境)。次年三月,朱温乘李克用卒,庄宗李存勖新立之机,亲统军至泽州(治今山西晋城东北),以刘知俊为招讨使代思安,以范君寔、刘重霸为先锋,牛存节为抚遏统梁军于长子(今山西长子),以援攻围潞州之梁军。四月,李存勖召周德威返太原。梁军戒备渐松懈,朱温亦从泽州归洛阳。李存勖遂发军太原至潞城县黄碾村下营。五月辛未朔,率亲军伏三垂冈(今山西屯留县东南)。翌日,乘天昏雾,进军直抵夹城。时李嗣源总帐下亲兵攻东北隅,李存璋、王霸率丁夫烧寨,截夹城为二道,周德威、李存审各分道进攻,军士鼓噪,三道齐进,李嗣源破夹城东北隅,率先掩击,梁军大败,南奔,投戈弃甲,噎塞行路。晋军斩首万余级,获梁将300人,刍粟百万。康怀英得百余骑出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南太行山上)而遁。潞州围解。

猜你喜欢

  • 吕定琳

    渤海王国大臣。康王大嵩璘时官匡谏大夫、工部郎中。唐贞元十一年(日本延历十四年,795),奉使聘日告文王丧及嵩璘即位。海中遇大风,漂至虾夷境遭劫掠,十一月,转至出羽登陆。次年四月,入日京城(今日本奈良)

  • 蒲山

    见“皮山国”(670页)。

  • 盛逻皮

    673—728唐代南诏第三世王。乌蛮,姓蒙氏。又作慎乐皮、诚乐魁。兴宗王逻盛之子。睿宗太极元年(712),父卒,嗣位。开元元年(713),唐授其为特进,封台登郡王。设官征商税。二年,遣清平官张建成入朝

  • 百家奴

    ?—1311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唆都子。至元五年(1268),随都元帅阿术攻宋襄阳,以功充管军总把。十一年后,隶丞相伯颜,为知印。从破郢州、沙洋、新城、江州、太平州,加进义校尉,攻丹阳、吕城,破

  • 司各差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马尔康及绰斯甲地方土司衙门的值日大头人。由土舍、大头人轮流充任,每次一人,一年一换。1935年后改为半年一换。住在官寨,协助土司处理派差、派款、审讯犯人、调解纠纷等日常事

  • 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陇西部(治今甘肃临洮,三国时移治今陇西县东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礼县西北。西晋废。

  • 至正条格

    书名。元法令类编。顺帝朝平章政事阿吉剌监修。至元四年(1338)始纂,5年成书,六年颁行。包括制诏150条、条格1700条、断例1059条3部分。系增删《至元新格》、《大元通制》诸书加以编次而成。参与

  • 夜婚

    旧时部分壮族婚俗。亦称火把婚。流行于广西凌云县城及其附近。平民婚娶,白天不能举行婚礼,必须等到深夜,方能点着火把将新娘送到新郎家举行婚礼。相传此俗起于岑氏土司统治时代,土官规定土民婚前要将新娘送到土官

  • 斡赤斤

    ①又作斡惕赤斤、斡辰、斡真、窝真。蒙古语音译,意为“灶君”,指幼子。古代蒙古人习俗,正妻所生幼子婚后仍留于双亲身边,并继承父亲的主要遗产。由于幼子是家中炉灶之守护者,亦即帐幕的主人,故被称为斡赤斤(灶

  • 扈伦

    见“忽刺温”(14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