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夸兰达

夸兰达

即“夸兰大”(720页)。

猜你喜欢

  • 北魏三主官制

    拓跋鲜卑北魏前期之分权互督地方官制。北魏建国后,对占领的大片汉人聚居农业区域,既袭用汉魏旧制,又实行三长官制以加强控制。天赐三年(406),道武帝拓跋珪正式设置地方官,“诸州置三刺史、郡置三太守、县置

  • 野狐岭

    山名。又译扼胡岭,隘胡岭,蒙古称忽捏坚答巴。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北。辽金为边防重地。元太祖六年(1211),蒙古军大败金军于此。明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北出野狐岭击北元兵。 ②元代驿站名。为元大都(

  • 恰克图西路卡伦道

    清代外蒙古卡伦道。共19卡伦。从恰克图开始,95里至察罕乌苏,95里至哈拉呼几尔,95里至哈布塔海,105里至济尔格岱,210里至鄂尔多果,70里至特穆伦,95里至额林沁拉木,95里至阿勒混博勒尔,1

  • 抚清之战

    指明清间抚顺之战与清河之战。天命三年(1618),后金与明廷关系破裂。四月三日,努尔哈赤誓师申纪,发布“七大恨”,率兵2万进军抚顺。十五日,克抚顺、东州、马根丹3城,降官兵千员,台堡500余座,人、畜

  • 狮泉河

    ①河名。藏语称“森格藏布”。意为“狮口河”。在西藏自治区西部,源出冈底斯山之北,西北流汇噶尔河后,流出国境称印度河,经克什米尔折而南流,经巴基斯坦流入阿拉伯海。全长430公里。②镇名。1965年置,在

  • 马端肃公奏疏

    书名。明代兵部尚书回族马文升撰。12卷,55篇。其孙马天祐编。本书为其一生奏议之汇集。大多有关国计民生、军国大事。部分涉及总副三边军务,抗击瓦剌,平定“岷州之变”和“哈密之变”。惟其在成化中巡抚辽东、

  • 布木布泰

    见“孝庄文皇后”(1016页)。

  • 元宏

    467—499北魏皇帝。471—499年在位。又称拓跋宏。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母李夫人为中山安喜人,南郡王李惠之女。自幼由冯太后抚养。献文帝皇兴三年(469),立为皇太子。五年,受

  • 嫩科尔沁

    蒙古科尔沁部别称。明清之际游牧于嫩江流域,亦作火儿慎、好儿趁、廓儿沁,皆同名异译。明洪熙(1425)间,蒙古臣阿鲁台为瓦剌所破,原在额尔古纳河、呼伦湖和海拉尔河一带游牧的首领奎蒙塔斯哈喇(姓博尔济吉特

  • 黄飘

    地名。位于贵州省黄平县东南20里。四山环峙,峻峭异常,乃一天险。清同治八年(1869),苗民※张秀眉起义军,借此天险大败席宝田部3000余人,有※黄飘大捷之称。解放战争时,人民解放军在此英勇剿匪。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