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头鱼宴

头鱼宴

契丹习俗与皇室重要礼仪。《辽史·国语解》称:“头鱼宴,上岁时钩鱼,得头鱼,辄置酒张宴,与头鹅宴同。”程大昌《演繁录》记:“达鲁河钩牛鱼,北方盛礼”,契丹尤为重视,“以其得否,为岁占好恶。”此乃上古渔猎生活之遗俗。皇帝“每岁正月上旬,出行时猎,凡60日。然后并挞鲁河凿冰钩鱼,冰泮,即纵鹰鹘以捕鹅雁。”(《契丹国志》卷23)尤以皇帝亲获头鹅为贵,“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辽史》卷32)臣僚获头鹅者“例赏银绢”,甚至加官进爵。辽道宗大康五年(1079)“以宰相仁杰获头鹅,加侍中。”金代仍有沿袭,《金史》记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正月“获头鹅,遣使荐山陵,自是岁以为常。”

猜你喜欢

  • 烧琵琶

    古代契丹、蒙古等族的占卜法之一。琵琶,指牲畜或兽类的肩胛骨。即以烧胛骨占吉凶,类似古之龟卜。契丹人以羊骨灼占,谓之羊卜。蒙古人沿袭之。每遇大事如出兵、进退、择将、遣使及生死等,必占卜之。《黑鞑事略》:

  • 屯城

    见“伊循城”(806页)。

  • 陆浑之戎

    古族名。戎之一支。原居瓜州(今陕西秦岭西端及陇山一带),称※“瓜州之戎”。姓允氏,又号“允姓之戎”。后迁居陆浑(河南宜阳南),故名。以其地居秦岭北、黄河南,皆阴地,故又称为“阴戎”。又以地当九州,也称

  • 衙头

    西夏都城之他称。一称牙头。北方民族以其可汗居地称作“牙”或“牙帐”。宋人用以称西夏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或朝廷所在为“衙头”。

  • 横山羌

    党项羌部落名。一般用以称呼西夏军队中之横山羌兵,称“山讹”。其羌兵耐苦战,坚韧不拔,每战必为前锋。

  • 夏茸·贡却次程

    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出生于甘都地方。在拉卜楞寺从贡塘·嘉贝样剃度出家。入经院学习理法,精通显密宗之一切理论和诸明,曾与科采·措杜活佛进行《悟慧论》的磋朗会辩,成为著名辩经者。二十一岁赴西藏入哲蚌寺

  • 公中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未定称前,亦作公同、公众、公管、奉公佐领。此种佐领为公举补缺制,与佐领世职制适相对称,为八旗佐领两大类型之一。其来源大体是:一、※无根由佐领,流为多家多姓承管,在清廷派员办理佐

  • 固山昂邦

    满语音译。官名。“固山”原意为“旗”,“昂邦”意为“大臣”或“总管”。清代八旗都统,从一品。雍正元年(1723)定,“额真”一称原非人臣所宜,遂将此时尚在沿用的满字“固山额真”及※伊都额真”(即班领)

  • 粗差

    藏语音译。意为商业税。指旧时西藏地方政府派官员或包税人,在各季节性农牧交换的商业集会地点,向参加交换的农、牧民商人等征收的交易税。一般以交易品总额的大约十分之一计征。西藏民主改革后已废除。且对农牧交换

  • 哈三阿訇

    见“马文义”(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