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方正学

天方正学

书名。中国伊斯兰教著作。清代名经师蓝子羲撰。7卷。成书于清咸丰二年(1852)。作者字煦甫,湖南长沙人。官至湖北武昌府尹。精儒家经典及伊斯兰教典籍。此书以《周易》、《中庸》、宋明理学、阴阳五行说,解释伊斯兰教之“道统”、“性命”、“真主独一”等义。认为“回儒两教,道本同源”。卷一有天方道统图、真一显隐图等14幅,其中有以24位伊斯兰教和中国传说神话人物命名的24节气执事天仙,以及将阿拉伯字母人格化的“图式”;卷七真人墓志,列伊斯兰教和中国古代神话和历史人物52人之传记。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门宦和教派有一定的价值。有咸丰年间刊本,今不传。现存1925年、1931年北京清真书报社本。

猜你喜欢

  • 冒离纳钵

    金代契丹语音译。地名。“冒离”意为“马”,“纳钵”意为“行在所”合之则为皇帝歇马驻跸之地。即金上京。见“上京”(114页)。

  • 按札儿

    蒙古国将领。又译按察儿、阿察儿。克烈土别干氏。初随成吉思汗征金,继从国王木华黎,任探马赤五部前锋都元帅之一,转战于燕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太祖十四年(1219),降河中府。木华黎北还后,任前锋总帅

  • 移剌成

    金将领。本名落兀。先世辽横帐人。契丹族。移剌氏。沉勇有谋,通契丹、汉字。天会(1123—1137)间,为完颜挞懒属下行军猛安,大败宋兵于楚、泗之间,以功为前锋。天会十五年(1137),从完颜宗弼(即兀

  • 寿陵

    西夏仁宗李仁孝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 乌鲁古

    契丹语官名。又译作“乌鲁骨”。一说源于突厥语“邬落”(“驿马”之意)。掌群牧。一说会同元年(938)后改为“群牧使”。女真立国,仍设是职。《金史·百官志》称:“乌鲁骨之下有扫稳脱朵,……皆踵辽官名也。

  • 章献钦慈皇后

    见“罗后”(1414页)。

  • 萧十三

    ?—1079辽道宗时大臣。契丹族。蔑古乃部人。节度使萧铎鲁斡子。史载其性辨黠,善揣人意。清宁年间,任护卫太保。依附权臣耶律乙辛,由宿卫擢殿前副点检。大康三年(1077),为清除专权阻障,向乙辛献计诬陷

  • 亦都护

    突厥语译音。亦译易都护、邑都护,亦都兀惕。古突厥、回鹘首领称号。始见于鄂尔浑碑铭。7世纪定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北部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一带的铁勒拔悉蜜部统治者及12—13世纪高昌回鹘首领亦称之,并将所居之

  • 宣政

    北周高祖武帝宇文邕年号。578年,凡1年。

  • 耍海会

    云南洱海地区白族传统体育盛会。传说南诏时代青年段赤诚与害民的蟒蛇同归于尽后,为了纪念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洱海沿岸的百姓都要驾船进洱海游玩。特别是八月初八(段赤诚遇难日)这天,村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