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山

天山

西域古山名。见《汉书·武帝纪》。《汉书·西域传》称北山,为东起车师前王廷(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西至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之山,即今天山山脉。《后汉书·明帝纪》、晋《西河旧事》、《魏书·西域传》等均称白山。《隋书·西域传》等作阿羯田山,为突厥语“阿克(白)塔克(山)”之古译。《隋书·北狄传》称时罗漫山。《新唐书·地理志》作折罗漫山。《括地志》作初罗漫山。金朝乌古孙仲端《北使记》、耶律楚材《西游录》、《长春真人西游记》等称阴山,其意为北山。《大明一统志》云天山在哈密与交河城北,指今天山山脉东段。清《西域图志》、《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说天山是西域中干,以天山为总名,东西3千余里,南为回(维吾尔)部,北为准噶尔部,所指为今新疆天山山脉。

猜你喜欢

  • 巴勒滚

    西域古地名。见清《西域图志》。位于图斯库勒(今伊塞克湖)南岸,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巴尔斯阔伊。“巴勒滚”,维吾尔语,指山间红柳,当地多此树,故名。《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巴尔浑。现代译名有巴儿塞章、

  • 跋桑希

    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大臣。又称嘉楚桑希,意为“汉人少年桑希”。汉族。后赐跋氏族称。驻吐蕃之唐使贾珠嘎堪之子。曾奉赞普命使唐取佛经,于长安面见唐皇,取回佛经千部,并赴五台山观看寺院

  • 永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钮金印。中统二年(1261),拖雷第九子末哥之子昌童始封。其子伯帖木儿、孙卜颜帖木儿袭封。卯泽驸马于至顺元年(1330)亦受封。

  • 和硕特南左翼末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群科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罗卜藏察罕附罗卜藏丹津叛清,旋又悔罪降。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2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

  • 玄烨

    1654—1722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世祖福临第三子。1661—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十八年(1661)嗣位,时年8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辅政大臣代理国政。康熙六年(16

  • 弥勤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3个管理赋税的官员之一。见“南诏官制”(1594页)。

  • 世职官学

    清乾隆以后为八旗内年幼袭爵袭职人员所开办的学堂。雍正六年(1728),规定年岁未满的佐领和袭爵人员,皆入本旗义学内就学。乾隆元年(1736),改拨于八旗官学内就读。十七年(1752)定,八旗左右两翼各

  • 西域琐谈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 颉苾达度设

    见“真珠叶护可汗”(1819页)。

  • 居希

    见“四部医典”(5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