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外藩蒙古

外藩蒙古

清代对蒙古诸札萨克旗的总称。蒙古札萨克旗,按‘盟旗制度’规定,有内札萨克和外札萨克之分。内札萨克旗指分布于漠南蒙古地区的科尔沁等24部49旗,是在满族统治阶级兴起后依其归附先后相继建立起来的旗。外札萨克旗包括喀尔喀蒙古86旗、青海蒙古29旗、阿拉善厄鲁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科布多杜尔伯特和居住于新疆地区的和硕特、土尔扈特等所属各旗,在康熙(1662—1722)至乾隆(1736—1795)年间陆续建立。内札萨克所属各旗有关袭爵、年班进京诸事,统由理藩院王会清吏司综理。外札萨克各旗有关诸事统由理藩院典属清吏司综理。凡内外各札萨克,职位皆世袭,旗内牧地和属民俱由札萨克按照清朝的规定和法令处理,并接受清廷监督。

猜你喜欢

  • 后城

    见“车师后城长国”(281页)。

  • 西川王

    高句骊国第十三世王药卢的谥号。亦称“西襄王”。药卢于晋武帝泰始六年(270)继位,晋惠帝元康二年(292)死,葬于西川之原,因其葬地加此谥号。

  • 瓦渣长官司

    元明哈尼族土司。明属临安府。今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清嘉庆《临安府志》卷18“土司志”:官桂思陀之部分置。明初,土司阿英(哈尼族)归附,赐姓钱,授长官司副长官,世袭。其司距府治西南140里。东

  • 西北回民起义

    清朝回族反清起义。同治元年(1862)五月,西北太平军陈得才和捻军张宗禹部,到达陕西渭南,回族人民纷起响应,以华州、渭南仓渡镇、同州(今大荔)王阁村和羌白镇为基地,以任武、赫明堂、白彦虎等为首,组成1

  • 宁甲速

    即“完颜守绪”(1153页)。

  • 蒲犁

    西域古国名。王治蒲犁谷(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650,口5000,兵2000。国王之下设侯、都尉各一人辅政。居民从事游牧,且寄田莎车。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

  • 掏心式宰牲

    古代蒙古族屠宰牲畜和野兽的方式。亦称破腹取脏。其起源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及长期生活实践有关。佛教传入之前蒙古族普遍信奉萨满教,他们把动物的头、气管和心肺合称为※只勒都,是动物的灵魂所在,代表整体,不能分

  • 锁南普

    见“何锁南普”(1087页)。

  • 贝非

    壮语音译,意为“私奔”。壮族旧时婚俗之一。亦称“卷伴”。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旧时,男女青年在歌圩上建立情意,或已私定终身,但因女方已许配他人,或因他故,不能公开行聘,男方遂暗置聘书于女方父母床上,

  • 石演芬

    唐朝将领。西域胡人。以战功为朔方邠宁节度兵马使,兼御史大夫,颇得李怀光信宠,收为养子,官至右武锋都将。以李怀光欲联合朱泚共谋反唐,遣属下郜成义密疏于唐廷,事泄,被李怀光执杀。唐德宗嘉其忠义,追赠兵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