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堂子

堂子

满族祭神祭天所设的祀堂。初自皇室至官民各户皆设此堂行祭。崇德元年(1636),禁民间再设,后遂专限于皇室及宫廷用之。满族入关前,努尔哈赤曾先后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辽阳东京城(今辽宁辽阳新城)建此祀堂。天命十年(1625)迁都沈阳后,复于沈阳城大东边门内建之。顺治元年(1644),世祖入关定都北京后,专在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建神殿5间为祀堂;次年移建于南河沿,后为八国联军所毁。其规制:正中为神殿5间,上覆黄琉璃瓦;前设亭式殿;东南设上神殿3间(尚锡神亭);南设拜天圆殿,为最重要的祭场。圆殿南正中设皇帝致祭安立神杆的大石座一,东西两翼按皇子、王、贝勒、贝子、公次序各设六列小石座,均北向。祭祀分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大典祭,凡皇帝出征、命将出师或凯旋等均在此行告祝礼;另一类是皇帝个人或皇室的常祭,包括夏历正月初一卯刻皇帝率宗室王公、满族一品文武官员至堂子行拜大礼及四月初八浴佛祭、春秋两季立杆大祭等。其中以祭天为主,祭天以神杆为中心,其仪式基本上沿袭旧俗,但也杂有道教和佛教影响。祀堂陈设的供器、祭神器有常,供献则因祭而异。平日设官守卫,置杂役洒扫。

猜你喜欢

  • 红册

    见“红史”(942页)。

  • 塔尔空昂库

    桦皮棚。赫哲语音译。亦作“塔拉安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赫哲族旧时夏季外出捕渔、狩猎用桦树皮围盖成的一种临时住所。解放后被布帐篷取代。

  • 呼征单于

    ?—179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呼征。※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子。灵帝光和元年(178),父死,嗣立。翌年五月,因与汉使匈奴中郎将张修失和,被其擅杀。另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七月,张修坐

  • 盛京边墙

    见“柳条边”(1576页)。

  • 纠哈汉

    即“恩克那力纠哈汗”(1871页)。

  • 阗颜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又作寘颜山。约为今蒙古国杭爱山南支。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汉大将军卫青渡漠击匈奴,大败单于兵,北追至其地而还。

  • 吐蕃温江多宫敕沙州岱论令

    敦煌吐蕃文文献,伯字1552号卷子。系吐蕃令文。发自吐蕃逻娑(今拉萨)南的温江多宫。公元8世纪初至9世纪前期,此宫常为吐蕃赞普居住地,亦为礼佛之所。此敕令下达沙州安抚使(岱论)。内称:温江多王宫收到擦

  • 商都县

    县名。在内蒙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原为察哈尔商都牧厂及张北县四台,兴和县五、六、七台,陶林县八台地方。民国时设招垦设治局,1918年改县,属察哈尔兴和道。1962年由河北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 策妄阿拉布坦

    1665—172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号卓里克图珲台吉。绰罗斯氏。※僧格长子。康熙九年(1670),以父被杀,与弟索诺木阿拉布坦、丹津鄂木布附牧于叔父噶尔丹。二十七年(1688),索诺木阿拉布坦被

  • 嘉纳巴·阿旺洛追嘉措

    1635—1688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高僧。藏族。青海塔尔寺附近达秀部落人。曾任西藏甘丹寺法台,藏语称“法台(金座)”为“赛赤”,故又称“赛赤活佛”,即“金座活佛”。其根本寺院为尖礼县能科地区之拉穆德钦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