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古族部名。《元史》载:“帝师八思巴者,土番萨斯迦人,族款氏也,相传自其祖朵栗赤,以其法佐国主霸西海者十余世。”《大元帝师癹思八行状》载:“初,土波有国师禅怛啰乞答,具大威神,累叶相传,其国王世师尊
藏语音译,意为“章饰”、“告身”。是吐蕃用以区别其官员等级的标志。其官员之“爵位则以宝珠、大瑟瑟、小瑟瑟、大银、小银、大䃋石、小䃋石、大铜、小铜等为告身,以别高下。”又谓:
西夏遗址。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陶思图村东北黄河南岸。城略呈方形,边长78米,宽73米。夯土筑成,基宽4米,高1.5米。西、南各有一门,门宽6米。城堡保存完整。出土文物有陶、瓷器片、瓦片等
即“段忠”(1694页)。
见“板楯蛮”(1294页),“賨”(2294页)。
伊斯兰教内的一种赋税。阿拉伯语意译,音译“扎卡特”。为穆斯林“五功”之一。中国穆斯林称为“功课”。是伊斯兰教法定的施舍,即奉“真主”命令征收的宗教赋税。又称“济贫税”,是为了“隆施济以防聚敛”。伊斯兰
羌族传统故事之一。流传于今四川汶川县威州地区。传说很早以前,龙山上住着姓王的羌人,家里母子两人。儿子名王谷之太,职明能干,勤劳孝顺,为羌民所喜爱。有一年龙山遭灾,庄稼颗粒无收,土司又勾结官府,派兵到各
见“塔鲁木卫”(2162页)。
元代帝师名。见“答耳麻八剌饶吉塔”(2240页)。
1263—1302元朝宗王。又译甘不剌。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孙,※真金太子长子。幼育于祖母察必皇后处,日侍世祖,深受教诲。至元中,奉命出镇北边,常戒饬部下勿扰民众,甚受汗嘉奖。二十七年(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