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圆明园护军营

圆明园护军营

清代御苑禁卫军之一。分为八旗、包衣两营,皆设于雍正二年(1724),统隶于总管圆明园八旗事务大臣。①八旗护军营,选派京城八旗官兵驻戍,初设为护军3000,以园为营。乾隆十二年(1747),增益京城八旗护军800,此后略加增裁。以守卫环园诸门、汛(设堆拨以守巡者:圆明园72,长春园20,绮春园15,熙春园4,清漪园5)共为124处。皇帝驻园,出入以警跸。设营总8人,正副护军参领各8人,委署护军参领32人,正副护军校各128人,以掌治营务。 ②内务府三旗(包衣)护军营,初设护军120名,以守卫圆明园西南门、绮春园西宫门等。设营总1人,正副及委署护军参领各3人,护军校9人,以掌治营务。该园所设马甲(骁骑兵),额数原寡,分别附入两营兼辖。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猜你喜欢

  • 亦力克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又作亦里克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伊拉喀卫,并说清代有伊拉喀站,在齐齐哈尔东北354里。

  • 南诏高祖

    见“独逻”(1707页)。

  • 爱和卫

    见“爱河卫”(1898页)。

  • 那喇特达巴罕

    即“纳喇特岭”(1273页)。

  • 尚延心

    吐蕃将领。又称阎英达。达磨赞普时(838—842年在位),官至河、渭二州部落使。达磨死后,诸子争权内讧,吐蕃无主,遂于唐大中五年(851)率河渭二州吐蕃部落归唐,拜武卫将军。奏请求见唐帝,申明愿率部众

  • 承光

    夏赫连昌年号。425—428年,凡4年。

  • 卓真

    见“昭烈皇后”(1648页)。

  • 黎亚义

    ?—1833清道光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儋州人。黎族。道光十三年(1833),儋州大旱,地方官吏、汉族地主及高利贷者趁机盘剥,黎人蓄恨。是年七月,与薛凤章(汉族)等于儋州龙头、薄沙等黎峒倡导起义,“贫

  • 灭塔哈

    狍头皮帽。鄂伦春语音译,亦作“蔑塔哈”。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境内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族过去狩猎戴的一种伪装帽。各族称呼不一,制作也不尽相同。鄂伦春族制作,用一整狍头皮,将眼圈处缝上,镶上黑色

  • 马守贞

    1548—1604明代女书画家、剧作家。号湘兰,字元(或玄)儿,小字月娇。金陵(今南京市)人。回族。姊妹四人中最小,人称“四娘”。曾为秦淮歌妓,性喜轻侠。工笔札,通文辞。与文学家王稚登(百谷)友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