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国师

国师

帝王对僧人的封号,亦为僧官名。意为“国人之师”。此称源自印度佛教,北齐时传入中国,文宣帝曾封高僧法常为“国师”。隋、唐至元、明、清均沿用之。隋封佛教天台宗领袖智,唐封禅宗领袖神秀,蒙古成吉思汗封道教全真派领袖丘处机为国师。西夏天盛年间(1149—1169)亦设6位国师共管住家、出家二功德司事,位在诸王之下,中书、枢密之上,与上司等位。元时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封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赐玉印。其后萨迦派任国师者多人。明代因之,但赐银印,掌管藏区喇嘛教事务,例可承袭。清代仅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封章嘉呼图克图为“国师”或“大国师”,为僧官,有俸禄,掌内蒙古喇嘛教事务,赐印信,亦常奉命赴藏办事,如七世达赖圆寂、八世达赖灵童选定及坐床等,均奉命入藏代皇帝办理,并参议治藏政策。参见“帝师”(1720页)。

猜你喜欢

  • 东川王

    高句骊国第十一世王忧位居的谥号。一作“东襄王”。忧位居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元年(227)继位,齐王曹芳正始九年(248)死,此为其死后国人所尊加的谥号。

  • 西藏粮台

    清代为入藏清军经办粮食、军饷、军械的机构。驻藏官兵之口粮、薪饷、军械初由内地运送。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军入藏驱赶廓尔喀,军运繁重,始设机构专司其事。自打箭炉出口,设理塘、巴塘、察木多、拉里、前

  • 奥布

    旧时鄂伦春族平均分配猎获品的一种方式。鄂伦春语音译,意为“股”或“份”。鄂伦春族的※乌力楞在由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向个人占有猎获品过程中,集体狩猎组成若干※阿那格进行,猎获品按参加猎手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奥

  • 白石神

    旧时羌族崇拜的神祗。羌族崇拜白石,传说原居西北草原的古羌人在被迫迁徙中,有一支到达川青交界的补尕山,被敌兵追赶甚急,幸有羌人祖先天女木吉卓从天上抛下3块白石,变成3座大雪山,阻止追兵前进,羌人乃得南下

  • 张端

    ?—1654清朝大臣、史学家。回族。山东掖县人。兵部侍郎张忻之子。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选庶吉士。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师(今北京),与父降。清顺治二年(1645),为山东巡抚方大猷荐举,召至京师为

  • 撒连的

    见“萨仑的斤”(2010页)。

  • 黑龙江至京驿道

    清代东北驿道之一。俗称大站道。由吉林、奉天入山海关。自茂兴站起,南80里至吉林省伯都纳站,70里至舍利站,60里至蒿子站,35里至孙托包站,45里至陶赉洲站,50里至蒙古站,45里至登额勒哲库站,45

  • 温迪罕蒲里特

    金将领。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移离闵河胡勒出寨人。女真族。温迪罕氏。智勇有谋。从都统完颜杲取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权猛安(千户长),领军5千,连败辽军于衮古里道、腊门华道。从阿骨打攻燕京(今北

  • 鱼儿泊驿路

    驿路名。鱼儿泊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为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达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间的重要驿站之一。蒙古汗国时期从中原赴漠北的东路,都是出野狐岭,经抚州、昌州,越过昌州北的金界

  • 龙觐光

    1863—1917清末民初土司、军阀。字怡庭。哈尼族。云南稿吾第五代土司龙汝霖之庶长子。幼年喜读诗书,长于琴棋书画。父死后,因庶出,未得承袭。土司由嫡长子龙裕光承袭。光绪四年(1878),纳更土司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