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嘉靖腊尔山苗民起义

嘉靖腊尔山苗民起义

明嘉靖年间腊尔山地区苗民起义。腊尔山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地区。嘉靖十九年(1540),该地连遭旱灾,粮食欠收,而土司和卫所官吏苛虐无度,民不聊生,奋起反抗。二十二年(1543),贵州铜仁平头苗首领※龙子贤、※龙桑科率领苗众依凭山区地势,抗拒官府征派粮款,抵抗贵州、湖广官兵镇压。龙子贤等转战湖广境内,与苗民※龙求儿、※龙母叟、龙柳补、龙郎七等联合攻酉阳等地。明廷派湖广、贵州御史万镗率6万余官军至辰州招抚龙求儿、龙母叟。二十三年十一月,复利用土官诱俘此2人。二十五年(1546),明廷集军10万镇压起义军。二十六年九月,龙子贤移至沅州、麻阳一带,活捉清浪参将杨钦,杀沅州卫百户等。二十七年四月,铜仁苗民※龙许保与吴黑苗在龙鱼寨俘获侗仁指挥张韶和百户钱用,并联络永顺、保靖、酉阳、平茶等司苗民及土官与明军斗争。二十八年,明总督张岳采用“先剿后抚”之策。二十九年,龙许保攻破思南府印江及石阡,俘知县、推官等。明廷改派广西总兵官都督佥事沈希仪等率十六万官军镇压。贵州铜仁30余苗寨俱陷。龙许保、吴黑苗等转入湖广镇草,与四川小平茶苗族许保等入思州府,俘知府李允简等,开狱放囚,开仓分粮。三十年六月,由于叛徒出卖,龙许保在猫儿囤中伏被俘。三十一年(1552)八月,吴黑苗等被杀,起义失败。起义共历时10余年之久。

猜你喜欢

  • 富贵城

    鄂尔浑回鹘汗国古城。故址位于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上源大乌拉附近。公元8世纪中叶回鹘※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磨延啜时建。据考古发掘报道,城呈正方形,长、宽、各260米。四周城墙下宽上窄,高3米,以土石构成。

  • 五管

    唐时岭南地方机构。唐贞观朝(627—649)分全国为10道,其中岭南道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地。后分岭南道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交州)5总管府,统称岭南五管,由广州府都督统摄。其中桂州、容州、邕

  • 永昌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阿鲁盌斡鲁朵”(“阿鲁盌”意为“辅佑”,“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

  • 张佑那

    即“龙佑那”(496页)。

  • 皋兰州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州。位于今土拉河中游。以浑部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以浑部首领阿贪支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刺史。隶燕然都护府。

  • 丁子良

    1870—1935近代新闻家、中医学家。字国瑞,号竹园。北京人。回族。青年时研习中医,颇有造诣。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京到津,在“正兴德茶庄”司帐;常在《直报》、《中外实报》、《大公报》、《爱国正

  • 敕勒

    古族名。亦作赤勒、涉勒、赤狄、狄历、铁勒、丁零等,为汉文史籍中不同时代、地区、民族对该族的称谓。一说皆是突厥语Turk(意为“强力”、“气力”)的音译或音变、讹音,系对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之统称。赤

  • 蒙古青史

    蒙古编年史。原名《青史》,为别于桂·旬努贝的藏文《青史》,通称《蒙古青史》。作者佚名。推测写于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原书不分章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二部分叙述印度佛教和西藏诸王的世

  • 移刺阿里合

    金末将领。契丹族。宣宗兴定(1217—1222)年间,累迁霍州刺史。四年(1220)正月,移霍州(今山西霍县)治好义堡。蒙古兵至,力战不支,兵败被执,拒诱降,被丛矢射杀。诏赠龙虎卫上将军、泰定军节度使

  • 狐毛

    春秋时晋国大夫。出身于白狄狐氏。※狐突子,※狐偃兄,晋文公重耳之舅父。晋献公(前677—前651年在位)时,与白狄联姻,娶其姊妹,遂以外戚在晋国任职,封大夫,与其弟狐偃共辅外甥重耳。周惠王二十一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