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善巴

善巴

①(? —1657)清初蒙古王公。祖莽古岱时由喀喇沁徙居土默特,遂为土默特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诺穆图伟徵子。后金天聪三年(1629),率众归后金。十月,以土默特塔布囊随军征明,败马兰峪兵,破大同援军。继随贝勒岳讬败明巡抚袁崇焕兵。五年(1631),朝贡马。九年(1635),授札萨克,与塔布囊赓格尔同领其众。崇德元年(1636),封达尔汉镇国公,世袭罔替。二年,赓格尔因罪削札萨克后,受命专理旗务。三年,遣使献马。四年,以匿喀尔喀逃人,罚马九。五年(1640),朝贡,赐仪仗。 ②(?—1707)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塔斯希布子。康熙六年(1667),嗣为札萨克。清赐“信顺额尔克岱青”号。二十二年(1683),以蒙古俗逐水草而居,疏请免于噶尔拜瀚海置哨。二十五年(1686),以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与札萨克图汗成衮不睦,受命调解,导之修好。二十七年(1688),因准噶尔部噶尔丹侵扰喀尔喀,以兵助察珲多尔济,兵溃,率众附清,居乌喇特界外和勒博津。二十八年,授札萨克。三十年(1691),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封多罗郡王,兼札萨克,隶土谢图汗部。三十四年(1695),以噶尔丹掠巴颜乌兰,奉命内徙。三十五年,与同族郡王衮布等随西路军征噶尔丹于昭莫多(位于土拉河、克鲁伦河上源),降其众559人,以功晋封和硕亲王。三十六年,噶尔丹走死,朔漠平,归喀尔喀游牧。三十七年,移牧瀚海,设汛防守。

猜你喜欢

  • 括里

    金代海陵王末年起义领袖。名又记作瓜里。契丹族。初为咸平府谋克。正隆六年(1161),西北路招讨司译史撒八举行起义,山后四群牧起兵响应,他率部自山后逃归,被咸平府少尹完颜余里野疑为参与起义,家属被捕,被

  • 契丹女尸

    1981年在内蒙古察右旗豪欠营湾子山辽墓中出土。女尸头戴镏金面具,身穿丝绸葬服,有棉,有单,有长袍、短衫、棉腰、衣裙、手套和软靴等,主要为罗、绢和绉纱等制品,其中不少丝织品保存完好。贴身为铜丝网络,网

  • 阿吾

    ①元代云南镇西路大赕火头。傣族。镇西路总管阿兰之父。至治二年(1322),其孙3陈与兄镇西路总管䚟朵争夺领地,要求䚟朵划给土地和人民,被拒绝,遂诉之于阿吾,共发难,占领不岭

  • 洗袍河

    即“鸭绿江”(1866页)。

  • 俍目

    参见“俍人”(1687页)。

  • 部道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延州(今陕西延安)之西,北接庆州(今甘肃庆阳)境。首领朗阿。附属于宋朝,助宋出兵攻西夏,每为向导。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二月,宋朝授朗阿为侍禁,赐名忠顺。

  • 帖克思八

    即“八思巴”(25页)。

  • 东夫余

    古代夫余族的一支。源出橐离(古貊族的一支,或说即北夫余)。史无专传,所指和所在可归为二说:一说是北夫余东迁的一支,地在东海之滨的迦叶原之地(迦叶原地无考),高句骊始祖朱蒙从其所出;后高句骊强大后,其王

  • 高智耀

    1206—1271元朝大臣。字显道。西唐兀氏。夏献宗时(1223—1225)右丞相高良惠子。夏乾定三年(1225)举本国进士第。西夏亡,隐居贺兰山。元太宗访求河西贤者,因被推荐,太宗召见欲之,遽辞归。

  • 宇文化及

    ?—619隋朝官吏、许国皇帝。618—619年在位。其先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许国公※宇文述长子。初与太子杨广交往甚密,常领千牛,出入东宫卧内。累迁至太子仆,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