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林之战

和林之战

明朝与北元的一次战争。洪武三年(1370),明军分别在西北及北方取得对北元的※沈儿峪战役和※应昌战役的胜利,故元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及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均退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与盘据辽东的北元丞相※纳哈出所率20万众相倚为势,伺机南下。五年(1372)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冯胜(回族)率15万兵分三路出征和林,力图一举消灭北元。徐达率中路军由山西出雁门关,趋和林。三月,前锋※蓝玉(回族,一说苗族)抵土剌河(今土拉河),败扩廓军。扩廓与元将贺宗哲会合,整兵于和林之北,以待明军。徐达、蓝玉违背太祖“迟重”以诱敌来战的方略,亦未待东、西路军,孤军轻进,于五月六日兵败和林之北,急退兵保塞,死者数万人(一说万余人)。李文忠率东路军由居庸关至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胪朐河(今克鲁伦河),进至土剌河,与北元接战,小胜。时已六月,中路徐达早已败退,两路未能会师,李文忠亦成孤军,复与北元激战于阿鲁浑河(今鄂尔浑河)、聘海(元代作称海,在和林北部),双方损失相当,无力再战。东路亦于七月撤军。冯胜率西路军至兰州,经西凉(今武威)、永昌、甘州(今张掖),进至亦集乃路(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哈拉和图),所向皆捷。复引兵至瓜州(在今甘肃安西西南)、沙州(在今甘肃敦煌西)。因中、东路败退,西路亦于十月“全师而还”。此役结果,明太祖会攻和林的计划破产,北元乘胜挥师南下,兵至怀柔。明军被迫处于守势,组建骑兵,以图再次北征。

猜你喜欢

  • 清开国方略

    书名。编年体史书。原名《皇清开国方略》或《开国方略》。乾隆三十八年(1773)阿桂(1717—1797,满洲正白旗人)等奉敕撰。五十一年成书。32卷。记述清朝入关以前开国史实。“发祥世纪”不入卷,列卷

  • 色依得里伯克

    参见“赛特里伯克”。(2470页)。

  • 迭里威失

    ①波斯文音译,原意为“沿门乞讨”,后衍变为“修行者”、“苦修者”之意,或译为“苦行僧”、“托钵僧”。专指按苏非派学说完成修炼功课的修道士,是元代伊斯兰教苏非教团的高级成员。通常穿着特别服饰,忍饥挨冻,

  • 陀比

    明代云南临安府钮兀哈尼族首领。明初,朝廷为鼓励农垦,对率众开辟荒山、扩大耕地面积的哈尼族族首领授予土官职衔,世领其所开辟地区。宣德八年(1433),置钮兀长官司,与任者等朝贡至京,因地远族众,请授职以

  • 和硕特北右末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库鲁克札萨克旗。雍正三年(1725),封多罗贝勒额璘沁达什子达玛璘色布腾为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2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布喀河源

  • 上愿

    梁大同年间鄱阳地区起义首领鲜于琛年号。535年,凡1年。

  • 西宁州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今青海西宁市。唐置鄯州,上元(674—676)间,为吐蕃所据,号青唐城。宋改西宁州。后归西夏。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为蒙古军所取。元初为弘吉剌部昌吉(章

  • 段宝

    ?—1381元末明初云南大理第十一代总管。亦称信苴宝。白族。大理人。※段功(信苴功)子。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1364,一作二十六年),父被梁王诱杀于鄯阐(今昆明)通济桥。翌年,为众所立(一说于明洪武元

  • 狐姬

    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出身于白狄狐氏。※狐突女,※狐偃的姊妹。晋献公(前677—前651年在位)与白狄联姻,遂被纳为夫人,生晋文公重耳。后献公伐骊戎,娶骊姬,生公子奚齐,狐氏失宠。骊姬进谗言,谋废太子申

  • 雷恶地

    十六国时期羌人首领。又称雷征东。原居新平(今陕西彬县),为部落酋帅。前秦太初二年(387),率众降苻登,拜征东将军,将兵在外。四年(389)十二月,闻后秦主姚苌遣使诱招苻登,遂急驰见登,以苌多诈,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