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剌合孙
见“哈剌哈孙”(1640页)。
见“哈剌哈孙”(1640页)。
古族名、古国名。突厥之一部。原属西突厥※五咄陆部。首领※乌质勒,唐武后时渐盛。圣历(698—700)间,迁牙碎叶川(今楚河流域),以为“大牙”。以伊丽水(今伊犁河)的弓月城为“小牙”。下置都督20,各
书名。明张雨编撰。12卷,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书。明制,“巡按监察御史,每三年一次阅视各镇军马、器械,体察将官贤否,同画图具奏,并缴本查照施行”。是书即作者为巡按陕西监察御史时之作。卷首为作者引
藏语之音译,意为“舅”。吐蕃官名。指同王室通婚的大臣。《补国史》谓:“宦族则曰论”。外戚贵族为官者则称“尚论”(舅臣)。松赞干布初设官职时,设有“三尚一论”辅佐王政。即由三个舅臣及一个王族大臣联合辅政
1811—1897清代书画家。字雪湖、号野桥。安徽怀宁人。回族。幼家贫,仅就学私塾一年。年青时从事商贩,闲暇自学诗、画,积久有成。多画山水,亦写花卉,笔法苍厚、善用积墨,颇得名家龚贤遗风。晚年,名重江
宋代党项首领。原为※李继捧牙将。宋淳化五年(994)三月。李继捧遭宋将李继隆讨击,乃令其报知族弟李继迁,反被继迁缚帐中,以轻骑袭继捧营欲并之。七月,李继迁授为指挥,被遣诣宋绥州伪求纳款,会于石堡砦,受
书名。简称《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蒙古王公功绩表传》。清祁韵士等纂。120卷。乾隆五十四年(1789)成书。有汉、满、蒙3种文本。汉文本最先告竣。满文本据汉文本译成。蒙文本又以满文本为蓝本译就。体例仿
?—744唐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左厢(左杀)判阙特勤之子。唐天宝元年(742),骨咄禄叶护被拔悉密阿史那施等攻杀后,被突厥余众拥立为可汗,以子葛腊哆为西杀。拒唐玄宗使尹招倩劝诱,拒绝内附。后惧唐朔
汉代地名。位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强弩都尉路博德始筑塞于居延泽(今居延海),为北方屏障和军事要冲,故又称遮虏障。天汉二年(前99年),骑都尉李陵出其北,击匈奴,兵败,降
?—1583明建州左卫首领。又作觉常刚、叫场。女真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祖父。世居苏子河畔赫图阿拉(今新宾满族自治县境,清初兴京)。与其兄弟德世库、瑠阐、索长阿、宝朗阿、宝实等6人,通称宁古
蒙古游牧或军事的组织形式。又译库伦。《元朝秘史》释为“圈子”或“营”,元代汉译“翼”。古代蒙古牧民集体游牧,驻屯时,称为“阿寅勒”的各个家庭列毡帐置车为环形,首领居中,进行管理,称为古列延。规模大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