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古潭花鬘

古潭花鬘

书名。全称《奈巴班智达所著古潭花鬘》。札巴孟兰洛卓著。1283年成书。作者为拉萨北部彭域之塔隅人。噶当派僧人。在萨迦本钦衮噶薰奴主管卫藏政务时,曾任桑浦夸乌寺住持。是为目前所见之早期著作之一。全书3章:第一章古代吐蕃史,第二章吐蕃佛教弘传史,第三章教法纪年之辨析。此书言简意赅,其勾勒的吐蕃王统史脉络多为后世著作所引用,如千户(东岱)制,赞普传承,七良臣等等。提法多有新意,如墀松赞普堕桥身亡;达磨赞普前半生信佛而执政后反佛;汉族僧人摩诃衍是汉地和尚德瓦之弟子;吐蕃时期在卫、康及多思麻所建30座寺院;诸大臣等所建大量寺院;汉地和尚巴上师重修真桑寺;吐蕃侵唐将领聂悉诺赞东息等,为洗清侵唐之罪而建和尚寺等;唐未谋害勃兰伽贝吉云丹宰相的奸臣巴·杰保达那,建查那护法殿以赎罪;特别是明确写明吐蕃晚期的人民起义是“奴隶起义”。这些均为他书所未载。书中所载西藏后弘期大量寺院的兴建情况尤为珍贵。

猜你喜欢

  • 总东

    旧时裕固族婚俗。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由办婚事的男女双方家长分别各自聘请本族内或本部落内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般口才好,会唱婚礼歌、敬酒歌,能讲古老婚姻传说的人担任,并负责全面指导婚礼事宜,如整个婚

  • 天庆年典当文契

    西夏契约。典当商人裴松的契约底帐,写于西夏天庆十一年(1204)五月,存15件,皆残。立文人分别为兀女浪速、刘折兀埋、夜贺尼、夜利那征布等。多用畜产品如皮裘、帐毡等典粮食,大麦加三利,小麦加四利。三个

  • 王杲

    1529—1575明建州右卫著名首领。又名科勺。女真族。喜塔拉氏。多贝勒子。曾就学抚顺,兼通女真、汉族语言、文字。嘉靖间(1522—1566),史称建州右卫都指挥使(《明实录》不载),自称都督,俗称阿

  • 叟兵

    见“叟”(1703页)。

  • 叶尔羌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叶尔羌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下原设帮办大臣1人、领队大臣2人协办军政庶务,后省领队大臣。衙署有印房、粮饷局等组织,由章京3员、笔帖式3员、委笔帖式15员

  • 标语

    我国广东省部分汉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广东省怀集县西南部诗洞、永固、大岗、梁村、桥头等乡及封开县与上述地区毗连的长安、金装、七星等乡的部分村庄中。使用这种语言的约有七八万人。

  • 西越

    西部越人之统称。参见“西瓯”(690页)。

  • 也先不花

    ①(?—1309)元朝大臣。又译野先不花。蒙古克烈氏。※孛鲁欢长子。世祖时,袭文职为必阇赤(书史)长,继任皇子燕王真金王傅。至元二十三年(1286),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成宗元贞元年(1295),出

  • 《高王观世音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版长卷,长260厘米,高17厘米。卷首有版画,为序文所叙故事分解图画。版画分4部分,每部分都有西夏文图解。图后有序文29行。序后为经文,每行12字上下。最后有发愿文3

  • 搠儿马罕

    蒙古国将领。又译搠里蛮、搠力蛮、绰儿马浑。斡帖格歹氏(一说为雪你惕氏)。初任成吉思汗的火儿赤(佩弓箭侍从)。太祖十四年(1219),随汗西征。十六年,建议成吉思汗进军报达(今巴格达),并统军征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