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博罗欢

博罗欢

(1236或1238—1300) 元朝将领。又译博鲁欢、博罗罕、孛鲁欢、孛罗欢、拔鲁罕、不鲁合罕等。蒙古忙兀氏。蒙古国开国功臣※畏答儿曾孙,琐鲁火都子。以智勇著称。16岁任本部断事官。后从世祖忽必烈讨叛王阿里不哥。中统三年(1262),率本部军参与平定李璮之乱。至元八年(1271),受命赴云南查治皇子忽哥赤为省臣宝合丁毒害事,以功授昭勇大将军、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十一年,授金吾卫上将军、中书右丞。统左路军,与伯颜之右路军共攻南宋,寻兼淮东都元帅,取海州、东海、石秋,破清河、扬州,淮东皆平,加封桂阳、德庆21000户。十四年,讨平叛臣只里斡台于应昌。二十年(或作二十一年),拜御史大夫。二十四年,督忙兀、兀鲁兀、札剌儿、弘吉剌、亦乞列思五路军,讨叛王乃颜、合丹,凡4年。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后,历任陕西、湖广、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死后追封泰安王。有《平章政事忙兀公神道碑》以志其功。

猜你喜欢

  • 狼纛

    突厥、回鹘诸族的军旗。因其上绣有金狼头,故名。古突厥、回鹘等族均以狼为图腾,可汗牙帐门前树以金狼纛,示不忘本;凡遇有重大事件,如行军、作战之前都要先拜狼纛以求佑护。据《新唐书》载,唐将郭子仪在谒见回鹘

  • 缘斯

    春秋时长狄鄋瞒的酋长。《左传》载,鄋瞒酋长为兄弟5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斯。初服属于赤狄,作战勇猛,为北狄联盟的军事主力,活动于今山西临汾、长治,东至山东边境的山谷间。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

  • 蒙古鼓

    见“恒格勒格”(1723页)。

  • 客儿木真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译“林木中百姓”)之一。又作客列木臣。蒙古语意为“捕青鼠者”,以其地盛产青鼠,居民以猎取青鼠为业,并以之与他族交换,故名。居住于巴儿忽真隘(约当今贝加尔湖东巴尔

  • 辉迈喇虎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西陲总统事略》作辉迈拉虎。《塔尔巴哈台事宜》作辉迈拉呼。位于斋桑泊北,额尔齐斯河西岸,与东岸和呢迈拉虎卡伦东西相望。这里从清乾隆朝起,是中国新疆东北边卡。

  • 主文

    清代四川西南部土司延请汉族协助办事之人。俗称师爷。帮土司办理上行文书及在迎送汉族官员时,任翻译。土司滋事,多系此辈从中唆使。后仿云南刊木榜示谕土司之例。规定凡川陕土司所延请之人及在土司署内办事之通事,

  • 恩华

    ?—1854清朝宗室、大臣。镶蓝旗人。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道光十三年(1833),封三等辅国将军,授散秩大臣。三十年(1850),累官兵部左侍郎,镶红旗总族长,经筵讲官。咸丰三年(1853)正月,署吉

  • 恒格勒格

    蒙古族传统打击乐器。亦作恒格里,蒙古语音译,意为“鼓”。汉族称之为蒙古鼓。起源于元朝以前,流行于民间。元代,经改进装饰,纳入宫廷乐队,用于宴乐等。据《元史·礼乐志》载:“鼓,制以木为匡,冒以革,朱漆杂

  • 做大贡

    德昂族群众性的宗教祭祀活动,亦称大贡、大赕、赶摆。流行于云南镇康等地。一般在夏历二、三月间择期举行。事前由达干、安长、佛爷和各家族长商定,在群众中募集祭祀所需粮、钱。旨在祈求村寨和地区平安、消灾免祸及

  • 黄金氏族

    又作“黄金家族”。蒙古语称“阿勒坛·兀鲁黑”,“阿勒坛”意为“金”,“兀鲁黑”意为“子孙”、“后裔”。指成吉思汗的家族,即乞颜孛儿只斤氏。蒙古国和元朝时期,作为大汗(皇帝)宗亲,其成员地位最高,享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