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博嘎尔

博嘎尔

珞巴族部落名称。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米林县及马尼岗、梅楚卡一带。分萨及、达芒、东鸟、海多、另腰、崩英、嘎若等7个氏族。传说其祖先※阿巴达尼和藏族祖先阿巴达洛是兄弟,原住西藏工布地区,后阿巴达尼及其子孙越过喜马拉雅山向南迁移,逐渐形成今天的珞巴族。与藏族地区有密切的交往。15世纪中叶,※汤东杰布曾至此传教。18世纪末,西藏地方政府在今米林嘎加设立宗(相当内地县)政府,委派宗本(相当县官)管辖马尼岗、梅楚卡地区,并在马尼岗设立※“珞根卡阿”,即5个根布管理区,任命当地头人充当根布(藏语音“长者”,即小头人)。随后,则拉岗宗又派出官家、贵族和寺庙三方代表组成※乃卡松,管理博嘎尔部落。到20世纪50年代,代表官家的米林乃卡管理东鸟氏族,代表寺庙的纳玉乃卡管理海多、另腰氏族,代表贵族的来嘎和东多乃卡分别管理萨及氏族和达芒氏族;另外崩英和嘎若两氏族通过三乃卡,定期向噶厦政府交纳一定的实物如水獭皮等。

猜你喜欢

  • 波龙银厂

    又作波弄银厂。清代,南明官属后裔桂家集团首领宫里雁率众开办。地在木邦。早于明代中期,其地便发现银矿数处,以波弄山为盛。据《征缅纪略》载,波弄山产银,江西、湖广及云南、大理、永昌商贩多聚其地以开银矿为生

  • 四部医典

    吐蕃医学巨著。藏文称《居希》、意译为《四续》,又译为《医方四续》。唐代吐蕃医圣老玉妥·云丹贡布(729—853)撰。成书于8世纪末。作者自幼热爱医学,潜心钻研,一生遍历五台山、康定、珞域、察隅、羌塘、

  • 乌什起义

    清代乾隆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西北地区后,为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统治,于当地置屯田、建立军府制度,派伊犁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分别统兵驻伊

  • 济南王

    元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至元二十四年(1287),成吉思汗弟合赤温曾孙也只里始受封。据《元史》,保和、胜纳哈儿亦享有济南王封号。

  • 耶律孟简

    辽代后期史学家。字复易。契丹族。为于越※耶律屋质之五世孙,节度使耶律刘家奴子。史载其性颖悟,善诗文,6岁能诗,应声而成。道宗朝入仕。时与权臣耶律乙辛不和,被谪巡磁窑关。后流放保州(今河北保定)。闻皇太

  • 亭目

    壮、布依族地区土官名称之一。宋、元、明、清时期流行于泗城州(军民府)境内,今红水河两岸。参见“亭”(1717页)。

  • 契丹语,意“水”(“山水”之“水”)。辽圣宗开泰九年(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奉使契丹的宋使宋绶《上契丹风俗》记曰:“蕃语……水为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一说,可以蒙古语usu(水)相比勘

  • 甘肃茶马司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又称甘州茶马司。治所在今甘肃张掖。永乐十一年(1413)置。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隶陕西布政使司管辖。其交易对象主要是凉州、永昌、山丹诸地的回、蒙、藏各少数民族。正统八年(1443)

  • 粤西笔述

    书名,有关广西史料摘编。1卷。清张祥河(河,一作何,1785—1862,字元卿,号诗龄,娄县,今上海淞江人,汉族)撰。系作者任广西布政使时所作。内容摘录于宋、元、明诸史志中有关广西的山川、名胜、古迹、

  • 阿塔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阿黑塔赤”、“阿黑塔臣”。《元朝秘史》释为“管马的”、“管骟马的”。《元史·舆服志》:“圉人……国语曰阿塔赤。”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成吉思汗)即蒙古部汗位始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