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十一项和平条款

十一项和平条款

新疆三区革命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条款。全称“中央政府代表与新疆暴动区域之间以和平方式解决武装冲突之条款”。1944年,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尔泰各族人民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取得一系列胜利,建立三区革命政府和民族军,并一直打到玛纳斯河,与国民党军相对峙。同时南疆也掀起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占领塔什库尔干,建立了革命政权。国民党政府妄图依靠军事力量镇压三区革命的阴谋破产后,于1945年10月派代表张治中等与三区革命政府阿合买提江等,在迪化(今乌鲁木齐)举行和平谈判。谈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5年10月17日至1946年1月2日,共78天,双方就改组新疆省政府和省政府的组织办法及一些重要施政纲领,达成初步协议,签订和平条款正文和附文一;第二阶段,从1946年4月5日至6月6日,共63天,就三区民族军的改编和驻地等问题,达成协议,并签订了和平条款之附文二。条款正文共11条,主要内容是:人民享有选举权,选出为人民所信任之行政官员;人民有宗教信仰、发展民族文化与艺术、出版、言论、集会、国内外贸易之自由;国家机关与司法机关之文书,以国文(汉文)与维文并用,小学和中学使用本族文字施教,大学并用国文与维文施教;政府规定之税率,应视人民力量而定,负担之数额以不妨碍人民之生活与经济发展为标准;省政府委员扩充为25人,其中10名由中央派定,15名由各区保荐,中央任命;准予组织民族军队;事件解决10天内相互开释所拘捕人士,并保证今后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歧视。附文一主要是对正文第9条,即政府组织办法之补充,规定各区保荐的15位委员,三区可保荐6名,其中,包括副主席、副秘书长各一人。附文二主要是对和平条款第10条关于事变区域内之军队改编问题的补充。由于国民党政府蓄意破坏,和平条款未能很好执行。

猜你喜欢

  • 野驼蹄

    珍奇野味。历史上“蒙古八珍”(北八珍)之一。古代蒙古草原有成群野驼生存,北方游牧民族将其猎获后,或驯养为役畜,或宰杀充食,其水囊亦可为沙漠中的行人提供饮水。驼蹄富营养,与熊掌齐名。元代被宫廷列入“八珍

  • 阿济卫

    见“阿资河卫”(1228页)、“阿者卫”(1209页)。

  • 乌八

    辽代阻卜首领。初附属于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叛辽,围驸马都尉萧图玉于可敦城,为守军击退。次年,为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援军所败,归降。三年,亲自朝贡于辽,被封为王。太平六年(1026),闻阻卜首领

  • 萧令公墓志

    辽代契丹小字墓志。又作“萧富留墓志”。1950年5月出土于辽宁省义县清河门西山村(清河门现属阜新县),此为解放后首次出土的契丹文墓志。现存辽宁省博物馆。出土时已残成4大块和一些小碎块,下部残断,长度不

  • 毋母主

    见“仁美”(315页)。

  • 北海

    汉代匈奴地区湖名。又称瀚海、上海。前苏联贝加尔湖。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汉使郭吉被匈奴扣留,囚于此。天汉元年(前100),汉使中郎将苏武,亦被匈奴扣留,徙此地。前后长达19年,始被释归。

  • 马合木·太

    西辽大臣。一作马哈穆德泰。末主直鲁古时期为大丞相。天禧(1178—1211)末年,闻属地花刺子模(原苏联咸海以南一带)首领摩诃末欲反,拒缴贡赋,奉命前往督查,遂回朝奏告,西辽与花刺子模关系开始紧张。

  • 拔里

    契丹部族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部。与※“乙室已”合称为※“二审密”。世与耶律氏通婚,契丹开国后为国舅族。有人以为,审密原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氏族,与大贺氏八部联姻。唐赐姓孙(“审密”与“

  • 宗室

    皇族。古已有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清代制度,只有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始得称为“宗室”,天聪九年(1635)始定是制。此中,又以帝系为“万支”中之本,

  • 信苴庆

    即“段庆”(16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