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播城
参见“勃令驿”(1584页)。
参见“勃令驿”(1584页)。
?—1385明代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又称“吴面儿”。贵州黎平县兰洞人。侗族。出身贫苦。洪武十一年(1378),率当地侗、苗、汉各族人民在兰洞起义,反抗土官和流官的双重压迫,直捣靖州,在零陵、九里岗一带和
见“棍噶札勒参”(2165页)。
明清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明永乐间(1403—1424),奢陇法食邑于勐海。清雍正时(1723—1735),叭弄版纳以功授土便委职,隶勐阿土把总。其后人诏雅合与刀柱国争袭,引起勐遮,顶(景)真
见“九姓回纥”(36页)。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地区准噶尔人专称。首领为僧格异母兄卓特巴巴图尔和卓哩克图和硕齐之裔。康熙十年(1671),自准噶尔地区移住。初附和硕特部游牧。后因罗卜藏丹津反清,自为一部,置2旗,各设札萨克。有贝勒
元代勋戚、朝臣及近侍等赴内庭大宴时所着特制衣冠。又作百官质孙服。均为皇帝所赐。冬夏之服不同。冬有9等,夏有14等,其制如一,盛饰珠翠金宝,穷极华丽。参见“质孙宴”(1467页)。
古族名。初见于晋太康(280—289)中。一说为西迁匈奴之一支,与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相近,分布于伊塞克湖周围。史称其兵“便弓马,善矛矟,铠如连锁,射不可入,以革索为羂,策马掷人,多有中者。”前秦建
见“巴尔斯博罗特”(418页)。
931—969即辽穆宗。辽朝第四代皇帝。951—969年在位。曾名明,小字述律。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长子。太宗会同二年(939)三月,封寿安王。天禄五年(951)九月,随世宗南下伐后周,军至归化州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罽宾国遏纥城(位于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辖毗舍、阴米、波路、龙池、乌弋、罗罗、檀特、乌利、漠、悬度等10州(一作11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