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狄乐

北狄乐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音乐。皆马上乐。以鼓吹乐器角、笳、笛、觱篥等为主,乐曲、歌辞最初也是主要反映游牧民族的生活。鼓吹本军旅之音,骑在马上奏之。渊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之音乐,传入内地后,在汉代发展成鼓吹乐。自汉以后,北狄乐总归鼓吹署。拓跋鲜卑所建北魏之乐府始有“北歌”,亦名“真人代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凡150章,令宫女早晚在掖庭中歌唱。时除鼓吹乐器外,还与丝竹合奏。周、隋之际,始与西凉乐杂奏。至唐代,其可知者有鲜卑、吐谷浑、部落稽(步落稽、即稽胡)之马上乐,存有53章,但大都以鲜卑语记录,未译成汉语,而名目可解者仅有6章:慕容可汗、吐谷浑、部落稽、钜鹿公主、白净王太子、企喻等,多为十六国北朝时期鲜卑歌曲。此乐对我国鼓吹乐之形成和发展产生颇大影响。

猜你喜欢

  • 胡日达

    见“奶豆腐”(646页)。

  •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书名。简称《朔漠方略》。清温达等纂。48卷。成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始于康熙十六年(1677)六月,迄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月。卷首载康熙帝玄烨御制《亲征朔漠纪略》和温达奏进的《亲征平定

  • 乌桓胡骑

    汉朝统治下的乌桓骑兵。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摆脱匈奴统治,率众附汉。汉帝以留作宿卫为名,将大批乌桓骑兵编为“乌桓胡骑”,由宿卫兵校尉及司马、胡骑司马统领。“引乌丸(桓

  • 散班

    见“秃鲁花”(1083页)。

  • 仆散揆

    ?—1207金大将。本名临喜。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人。女真族。仆散民。左丞相※仆散忠义子。少以世胄,充近侍奉御。大定十五年(1175),娶韩国公主,擢器物局副使,特授临潢府路赫沙阿世袭猛安。历近

  • 贺井塔

    古塔。位于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南康平区景董乡曼贺井傣族村寨东北。塔呈正方形,分4层。第一层为方形,第二层如倒覆铜钟,第三层为棱形方台,第四层似方形花瓶。塔尖已毁。为当地及老挝边境小乘佛教信徒

  • 耶律宛

    辽初皇室。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孙,※耶律李胡次子。穆宗时,结郎君嵇干、敌烈于应历三年(953)十月谋反,事露被囚,三月后,获释。景宗即位,于保宁元年(969)四月,受封卫王。

  • 济美贝季僧格

    1788—1835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壤塘曲尔基寺(位于四川阿坝壤塘县)第七世活佛。果洛约达地方人。藏族。经宁玛派大德都杜林巴和噶玛噶举黑帽系十三世活佛都杜多吉占卜确认为壤塘第六世活佛额顿丹巴达杰的转世

  • 喂呱

    见“萧思温”(1997页)。

  • 乔素勿同

    见“乔白郎”(7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