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前锋

前锋

清代八旗兵种之一。为各兵种中最精锐者。后金天命间(1616—1626),称之为巴牙喇前哨兵、哨探兵,与敌交锋时令披坚甲、执利刃在前战斗。天聪八年(1634),定名为“噶布什贤(前锋)超哈(兵)”,亦简称“喀巴什”,是为本称。制于八旗满洲、蒙古内遴选其亲军(食饷未满10年者)、护军、马甲之尤精锐者充任,每佐领额定2名。缺出,准由旗、营保送,经前锋统领会同护军统领主持考验技艺而拔补之。凡宿卫、扈从,则与护军官兵一起差拨;皇帝亲征,则躬率前锋兵进发。前锋所披铠甲,袖、裙皆用明甲,上衣则以蓝布为表(暗甲),计1700余副。※健锐营兵也称前锋兵,计设前锋、委前锋共3000人。此外,在内务府三旗中,也设包衣前锋兵120名,凡典礼时承应表演马技等。

猜你喜欢

  • 阿画

    元代顺元、八番等处土官。又名阿拂。系汉牂牁“黑卢鹿”默部第六十二代首领,宋代普贵之后裔。至大元年(1308),授武略将军、顺元等处军民宣慰使。泰定(1324—1327)间,赐名帖木儿卜花,晋中奉大夫、

  • 允祉

    ?—1732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第三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从父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奉命领镶红旗大营。三十七年,封诚郡王。次年,降贝勒。四十八年(1709),晋封诚亲王,奉命辑律

  • 吴面儿

    见“吴勉”(1072页)。

  • 萧岩寿

    1029—1077辽道宗朝大臣。契丹族。乙室部人。性刚直,尚义气。兴宗重熙(1032—1055)末年入仕。道宗即位,受皇太后萧挞里举荐,被重用,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咸雍五年(1069,一作四年)

  • 楚雄万家坝东周古墓群

    云南青铜文化遗址之一。地点在楚雄市区东南7公里的万家坝、清龙河西岸1万平方米的台地上。1975—1976年发掘。有东周时代墓葬79座(其中大墓13座),出土各类青铜器近900件,其中青铜农具147件(

  • 金穆宗

    见“盈歌”(1714页)。

  • 扎什

    ?—1704清朝将领。蒙古族。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固噜思奇布次子。康熙十一年(1672),袭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十四年(1675),拒附察哈尔部布尔尼叛,告

  • 大㚖

    1088—1155金初将领、大臣。亦名挞不野。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迁居东京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辽末,被征入伍,与阿骨打军作战,兵败,脱身至宁江(治今吉林省扶余县石头城子)。城破,出逃,为女真军

  • 玉木忽儿

    元朝宗王。又译药木忽儿、要木忽尔、岳木忽而等。蒙古孛儿只斤氏。*阿里不哥长子。世祖至元八年(1271),从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十三年(或作十四年),暗结蒙哥汗子河平王昔里吉及诸

  • 路弼

    哈尼族他称。乾隆四十年(1775)胡蔚校订《南诏野史·窝泥》条:“有和泥、斡泥、哈尼、路弼等名”。居今云南元阳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