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凡担章京

凡担章京

官名。满语音译。“凡担”,亦作“法一丹”,意为“仪仗队”,“章京”意为“有职守之官”。清初御前仪仗队的主持人。清崇德元年(1636),太宗皇太极曾谕,驾下旗鼓,今后不许再称“旗鼓”,满洲称“凡担章京”,汉人称“旗手卫指挥”。颇为雅驯。后金天命(1616—1626)间,汗、贝勒府已具仪仗之制,设有唢呐、笙箫、旗鼓等属。入关后,皇帝仪仗已归銮仪卫备办,盛况倍超以前。以前“驾下旗鼓”。当是※旗鼓佐领之前身;其“旗手卫”,当是銮仪卫之前身。

猜你喜欢

  • 藏传佛教

    即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指以西藏为主的藏区传播的佛教,或指藏语系地区传播的佛教。藏文今译作“bod brgyud nang bstan”(藏传佛教)。初源于印度与汉地,藏族佛教史一般将西藏佛教的发展分

  • 哀册

    悼念皇帝或皇后的哀辞石刻。亦称“哀册文”。随死者埋入陵墓中。正方形,长、宽各约125厘米、厚约30厘米左右的两块石刻,重叠一起,称一合。上面一块称册盖,类似于书的封面,多呈盝顶形,台面中央刻写哀册题名

  • 叟兵

    见“叟”(1703页)。

  •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壮族地区建立的工农民主政府。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成功后,在平马(今属田东平马镇)召开右江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与会者有百色、那坡、田州、平马、果德等

  • 达卢骨部

    辽代※女直(女真)的一部。一作达卢古、达鲁古、达鲁虢。活动在今黑龙江支流拉林河以西一带。太宗天赞二年(923),被辽击破,附辽,成辽属国(有人以为成辽部族)。辽北面属国官设有达卢古国王府。向辽朝贡无常

  • 麦新城

    见“新添葛蛮安抚司”(3381页)。

  • 苏恩

    鄂伦春族冬装皮袍、皮袄的统称。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大、小兴安岭地区。以5—7张秋冬季长毛狍皮制成,极保暖御寒,可穿3年。也以鹿、犴毛皮制之,可穿4年。毛磨掉后可作春秋夹衣穿,又可穿3年。缝做一件,需3

  • 皆木玛

    独龙语音译,意为“母房”。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父系家族公社一种公共住房。渊源于母系家族公社的公共大房子。为竹草结构的干栏式建筑,面积约为160平方米,中间是通道,通道两侧有门,设独木梯以供上、下,通道

  • 李嗣恩

    ?—918五代后唐大臣。吐谷浑部人。本姓骆。少事代北沙陀部首领※李克用(后唐太祖),能骑射,为铁林军将,以战功,迁突阵指挥使,被克用收为义子,赐此名。天祐间从破梁将康怀英于河西,解汾之围,迁左厢马军都

  • 畲语

    我国部分畲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畲语支。畬族分布于中国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1990年人口普查约有63万。但使用畲语的仅有1000多人,分布于广东莲花山区的海丰、惠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