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

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

抗日战争结束时,部分蒙古族上层组织的政权。以巴彦塔拉盟盟长、伪蒙疆政府高等法院院长补英达赖为首的一小部分蒙古族上层,为维护原有的统治地位和剥削利益,利用一些人,特别是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解放要求,打起“独立”旗号,制造分裂,于1945年9月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宣布成立,补英达赖任主席。10月,中共中央派乌兰夫等人去苏尼特右旗开展工作,揭露补英一伙的“民族独立”反动实质,团结争取多数蒙古青年和上层人士,对临时政府进行改组,罢免补英达赖,乌兰夫当选为主席,并将政府迁至张北。11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后解散。

猜你喜欢

  • 韦拔群

    1893—1932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和百色起义领导人之一。原名秉吉、秉乾,又名韦萃。广西东兰县人。壮族。青年时为寻求革命道路,曾赴长江下游各省考察民情,并拜会孙中山和廖仲凯。1916年参加护国军,讨伐

  • 李讹?

    ?—1116宋代党项首领。宋元符(1098—1100)中降宋,授环州(今甘肃环县)定远蕃族大首领。政和三年(1113)十月,欲叛宋降夏,致书西夏统军梁哆㖫,约取宋定远等城及其窖粟数十万以

  • 潳山蛮

    汉代对南郡潳山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又泛称南郡蛮。与※廪君蛮或※槃瓠蛮关系密切。分布在荆山,今湖北南漳一带。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雷迁等率领下举兵,后被汉武威将军刘尚所率万余汉军所破,族人7

  • 罐鼓

    蒙古族古代打击乐器。亦称蒙古大鼓。起源于元朝以前,蒙元时期用作战鼓,在行军作战时,用以激励将士。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在去打仗以前,他们一定要等待领袖的罐鼓声。等到罐鼓发声后,大半的人都要去‘奏’他

  • 撒剌儿

    撒拉族史称。参见“撒拉族”(2493页)。

  • 普吉保

    ?—1800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札库特氏。乾隆三十年(1765),以蓝翎侍卫从军征乌什,屡立战功,补三等侍卫。三十九年(1774),从副将军丰升额征战,赐“冲捷巴图鲁”名号。四十年,累迁福建汀州镇

  • 泥月乌

    公元5世纪后期云南宁蒗永宁地区纳西族首领。蒙醋醋八世孙。《元史·地理志》:永宁“昔名楼头赕,接吐蕃东徼,地名答蓝,么些蛮祖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赕,世属大理。宪宗三年(1253),其三十一世孙和字内附

  • 雅尔和图

    见“交河古城”(876页)。

  • 賨布

    秦汉及晋时对一些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征收的一种赋税名称。“賨”,《说文》解释“南蛮赋也”。据《后汉书·南蛮传》载,西汉时在武陵蛮地区“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为賨布。”所征实为人头税。也有以钱代布的

  • 答不也

    亦作“挞不也”、“塔不也”、“塔不烟”。契丹语音译,意为“耕田者”,后被借入女真语中。此词在契丹语中,应产生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祖父匀德实开始教民稼穑时,被女真语借入,亦可能在金献祖完颜绥可徙居海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