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地区名。在蒙古高原南部,地处长城之北,大漠以南。为自商周至明、清,从匈奴到蒙古的北方游牧民族长期活动的场所。清统一该地区后,称内蒙古或漠南蒙古,行盟旗制度,置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6盟共49旗及察哈尔八旗,归化城土默特二旗,分别由蒙古封建王公袭掌及将军、都统管辖。民国时期,曾在其地分置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别区(后改为省)。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仍简称内蒙古。
地区名。在蒙古高原南部,地处长城之北,大漠以南。为自商周至明、清,从匈奴到蒙古的北方游牧民族长期活动的场所。清统一该地区后,称内蒙古或漠南蒙古,行盟旗制度,置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6盟共49旗及察哈尔八旗,归化城土默特二旗,分别由蒙古封建王公袭掌及将军、都统管辖。民国时期,曾在其地分置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别区(后改为省)。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仍简称内蒙古。
516—680西魏、北周大臣。即尉迥,字薄居罗。代郡人。先世属鲜卑尉迟部,后以部名为氏。父尉迟俟兜,母为宇文泰姐昌乐大长公主。幼孤,依托舅氏。史称聪敏有志,好施,爱士。尚魏文产女金明公主,拜驸马都尉,
①见“耶律弘古”(1308页) ②见“耶律李胡”(1312页)。
突厥汗国官号。又作步利、附离。其意谓“狼”。《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有时置附邻可汗。[附]邻,狼名也,取其贪杀之称。”但
1200—1258蒙古军将领。字斡臣,本西夏宗室子,元代唐兀氏。夏末随父入金应童试中选。既长,入为质子,以文学得近侍,太宗赐名玉出干必阇赤。太宗七年(1235)从皇子阔出攻金,下河南诸郡,至唐、邓二州
?—348十六国时期后赵太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后赵太和三年(330),石勒行皇帝事,受封左将军。延熙元年(333),封车骑大将军、冀州刺史、河间王。建武三年(33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阿都”意为“主人”,“抹阶”即一种食用棕类乔木林(俗称“达谢”,经加工提取树干中的淀粉供食用)。专指为主人拨给“抹阶”林地经营管理的人役。其林
见“奥失部”(2252页)。
清代医家。安徽合肥县人。回族。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人。五世业医。幼承家学,博览中医典籍,上探《灵枢》、《素问》,考《明堂》原委,搜《外台秘要》,旁稽唐宋,下历金元,无不悉心研究。兼明内
古县名。隋初改临湘县置,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昔※长沙蛮居地,多为※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今其地已少见少数民族居住。
明代藏区官署名。洪武七年(1374)七月,由卫指挥使司升置。管辖卫(前藏)、藏(后藏)地区。按明兵部下属机构官员设置例,设都指挥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因地处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