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具伏弗

具伏弗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是称据该书“显祖纪”,他载稍异,该书“勿吉传”记为“具弗伏”;“契丹传”与《辽史·营卫志》记为“伏弗郁”。据契丹古老传说,一神人乘白马,与一天女驾青牛车相遇※木叶山,结为夫妇,生八子,后繁衍为八部。这一时期大约在公元4至7世纪间。大体活动在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以北,潢河(今西喇木伦河)流域一带。时契丹人畜渐旺,部落益盛,首次见诸史册。一说此部与※匹黎尔部发展到唐代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合为※伏部,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附唐,唐以此部置赤山州和匹黎州。

猜你喜欢

  • 民族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解释互异。在欧洲,公元前已有此词,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已较普遍地使用。至近现代呈多元繁杂状态,有的划分为政治民族或社会民族,有的以自然

  • 木市

    明代在辽东地区开设的互市。以木材交易为主,区别于以马匹等牲畜交易为主的※马市。东北蒙古兀良哈三卫地区及女真地区盛产优质木材,而明朝因不断大兴土木工程,木料奇缺。万历二十三年(1595),明廷应朵颜卫头

  • 都担

    ?—714唐代西突厥首领。原为西突厥十姓部落首领。开元二年(714)二月,起兵反唐,自称贺腊毗伽可汗,据碎叶川(今中亚之楚河)。三月,为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所破,失碎叶等镇,被擒,其部众2万余帐(一作3

  • 奚国皇帝

    见“回离保”(781页)。

  • 突厥、回鹘官名。突厥语音译。职同得详,据西突厥东五部有五“啜”推之,地位当为一部之长。“啜”之前常加形容词,如称“屈律啜”“梅禄啜”等。

  •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民国时期官办组织。其前身为民间团体“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由著名伊斯兰经师王静斋、时子周等发起,于1937年在河南郑州成立,号召穆斯林群众奋起抗击日寇。1938年春,郑州失守迁武汉。因国民党官员唐柯

  • 阿思哈

    ?—1776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萨克达氏。雍正四年(1726),由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历官甘肃布政使、江西和山西巡抚。乾隆十七年(1752),以令富户出资抚恤平阳灾民罪革职。二十年(1755),以

  • 东华录

    书名。清史资料系年长编。因国史馆在清宫东华门,故名。有3种:①清乾隆朝蒋良骥(1723—1789)撰。32卷。起于天命迄至雍正,多收实录以外的红本和档案资料,史料价值较高。 ②光绪朝王先谦(1842—

  • 脱列帖木儿

    元朝宗王。又译脱烈铁木儿、朵列帖木儿、秃列帖木儿。蒙古孛儿只斤氏。楚王牙忽都子。成宗大德三年(1299),从怀宁王海山(武宗)抚军漠北。五年,随军力战叛王海都、笃哇军。在军10年,战功颇著。十一年,海

  • 佟养性

    ?—1632后金将领。先世本满洲,居佟佳,遂以地为氏。后移居抚顺。商贩为业,以赀雄一方。天命(1616—1626)初,见后金势盛,密输诚款,为明所察觉,入狱,寻潜逃出狱归附,太祖赐以宗女,号“施吾礼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