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新和卓
见“喀申和卓”(2206页)。
见“喀申和卓”(2206页)。
古水名。一作室建河。所指有三说:历来通说为今额尔古纳河;今或认为是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的合称;或说是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会前苏联境内之布列亚河前的流段之合称(此以下之黑龙江流段时称黑水)。史载其源出俱伦泊
苗语音译,即苗族植树节。盛行于贵州雷山西江一带。以一些小寨为单位,每数年或10年举行一次。通常在初春时节,选寨前为场地,由寨老带领各户成人到场栽树,以示祭祖。事毕,杀鸭宰猪,众人欢宴一堂。由寨老主持,
即“升科地”(362页)。
苗族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盛行于贵州东南地区清水江畔各县。每年农历五月廿四日(有记载为二十日),邻近各县苗民聚集于江边划龙船以示庆祝。船身长23米,宽1米,由3根杉树干挖成槽形相接而成。装有龙头龙
河西回鹘驻牧于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的一部。参见“河西回鹘”(1507页)。
元朝末年官吏勒索财物的名目。见“撒花钱”。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马尔康及绰斯甲藏区土司衙门官吏。每一官寨有4名,负责看守官寨大门及监狱,经土司、头人判决后的犯人,处罚由其执行,并替值日大头人传呼土司之※科巴,轮流去官寨当班。从土司处领种一份土
书名。姓氏谱系著作。蒙古八旗正蓝旗都统博尔济吉特·罗密著。雍正十年(1732)用满文写成。道光十九年(1839)译成蒙文。手稿本3卷。第一卷记载成吉思汗祖先及元朝诸帝;第二卷记载蒙古必力克图汗(北元昭
契丹外戚族帐名。《契丹国志·族姓原始》称:“番法,王族惟以后族通婚。”后族在契丹统治集团中具特殊重要地位。据《辽史·外戚表》:“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审密氏:曰※拔里,曰※乙室已。……拔里二房,曰大父、
?—294西晋起义首领。族属匈奴。惠帝元康四年(294)五月,聚众举兵反晋,攻上党(治潞县,今山西黎城县南古城),杀长吏,入守上郡(治今陕西榆林县东南,一说韩城县南)。八月,率众降晋,为冯翊都尉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