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典章

元典章

书名。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前集60卷,附新集,不分卷,两册。元朝官修,汇集圣旨条画、律令格例及司法部门判例等档案材料的总集。前集收录的材料,起中统元年(1260)迄延祐七年(1320),新集所辑为英宗至治元、二年(1321—1322)诏旨公牍。前集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0门,凡373目;新集体例格式与前集相仿,增国典1门,省诏令、圣政、台纲3门,余同前集。所收材料极富有史料价值,如户部、工部两门中的条目,较详切反映出元朝土地、户口、农桑、课税、租税、赋役、差发、市舶、手工业等经济状况;刑部、兵部两门中的条目,较集中反映出元朝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及军役、军器、驿站制度等,特别是司法部门的许多判例均记有具体时间、地点、人物、案件发生始末和处理结果;关于富豪霸占田土,僭设私庭,非理用刑,打伤佃户,残害善良,抑良为驱等案例,皆记述生动,不加掩饰。其他各门条目,亦皆是有关诏令、公牍的原文照抄,保存了材料的原始面目,非常有利于元代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考证。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沈家本刻本,1957年古籍出版社重印本。近人陈垣曾据故宫元刻本校勘沈家本刻本,著《沈刻元典章校本》10卷、《元典章校补释例》6卷,使原书的许多错漏舛说得到订正。

猜你喜欢

  • 苏公塔

    塔名。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札萨克郡王苏赉璊为表彰其父额敏和卓功绩而建。塔身塔柱形,高37米,底部直径10米,全部以砖筑成,外砌有各式菱格纹、山纹、水波纹、变体四瓣花纹

  • 如栗

    即高句骊第二世王“类利”(《魏书》言其为闾达之子,高句骊第三世王) (1762页)。

  • 真教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因其建筑形式类似凤凰,又名“凤凰寺”。寺址在杭州城区文锦坊西。杭州为唐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重要商港,一度为南宋首都,故阿拉伯、波斯等地伊斯兰教商人多侨居于此,并建有清真寺数处,现仅

  • 在西藏的冒险

    书名。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著。1904年第一版。本书主要记述作者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中国内地赴新疆,然后从叶儿羌(今新疆莎车)进入藏北高原的旅行情况。作者原欲抵拉萨,后被达

  • 纥石烈执中

    ?—1213金大臣。本名胡沙虎,亦作忽沙虎,又名九斤。东平路(治今山东东平县)人。女真族。纥石烈氏。星显水(今吉林延吉市布尔哈通河)纥石烈部孛堇阿疏后裔。大定八年(1168),充皇太子护卫,累官拱卫直

  • 牙乎甫

    清末民初伊犁富商。维吾尔族。新疆伊犁人。初,因不满清统治阶级压迫,1912年曾慷慨捐助伊犁起义军,对伊犁辛亥革命起了一定促进作用。1917年时拥有资金60—70万。曾以私人财力维持当地物价。后投靠地方

  • 中国回教史研究

    书名。回族学者金吉堂著,分上下两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成书。是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史及回族史之较早的著作。卷上为中国回教史学,内分:“中国回教史上应解决之问题”、“中国回教史上应认识之各问题”及“中

  • 耶律隆庆

    973—1016辽皇子。又名赞,字燕隐,小字普贤奴,又记作菩萨奴。契丹族。为辽景宗※耶律贤次子,辽圣宗※耶律隆绪大弟。史载其“生而岐嶷,俨若成人。幼时与群儿戏,为行伍战阵法,指挥意气,无敢违者。”“长

  • 跳牌

    见“跳丧”(2358页)。

  • 西蕃诸族

    ①元、明史籍中对藏族诸族部的泛称。 ②藏族古族部名。元至元四年(1267)十月,诏谕西蕃诸族酋长以其民入附鱼通、嵓州等处。鱼通等处属宣政院辖地,在今四川省康定一带。详见:“西蕃”(6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