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余庆县

余庆县

县名。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为少数民族杂居区。西晋初,分汉代且兰地置万寿县,为牂牁郡治所在地。隋以其县地扩大置牂牁县,为牂州郡治。唐划牂牁县沿江(今乌江)南岸地置建安县,仍为牂州治。乾符三年(876),以牂州白泥、余庆两土官为校尉,两土官所在地即今县地。宋时属思州地。元置余庆等处、寨坝垭黎焦溪等处、白泥等处长官司、皆属播州安抚司。至正二十年(1360),改余庆等处长官司为余庆州,白泥等处长官司为白泥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余庆长官司,白泥长官司,属播州宣慰司。嘉靖三十年(1551),别置走马坪寨长官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合余庆、白泥、走马坪置余庆县,始设流官,属平越军民府。今县属遵义地区东南边境,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相接。

猜你喜欢

  • 色埒河卫

    见“薛列河卫”(2543页)。

  • 吴乞买

    见“完颜吴乞买”(1164页)。

  • 扎凌山卫

    见“扎岭卫”(192页)。

  • 中台省

    官署名。渤海王国仿隋唐制置,名似来源于唐高宗于龙朔元年(661)改中书省为西台。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为右省,比唐之中书省。负责司王言,执国政,草拟制定政令。设右相一,为省长官,比唐之中书令,与大

  • 阿罗喊

    616—710唐朝官员。原籍波斯,出身望族。唐高宗显庆(656—661)年间,应唐政府召请,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任职。继受命为拂林国(东罗马)招慰大使,并与之建立良好关系。又为建武则天纪功碑立过功,累

  • 羯猎颠

    唐时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之将。贞观二十二年(648),率军5万御阿史那社尔所率之唐军,败退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县),守城月余,城破与白诃黎布失毕同时被俘,执送长安获赦,仍佐龟兹王归国执政。后降西突厥阿史

  • 阮可字

    又作若喀字脱胎于纳西象形东巴文的一种字。(从科学意义上讲,不能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文字)。流传于云南中甸三坝洛金河一带及丽江的部分纳西族中。这里的纳西族自称“阮可高布若”,故名。他们操纳西东部方言,信仰东

  • 喀喇沙尔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喀喇沙尔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喀喇沙尔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衙署有章京3员、笔帖式3员、委笔帖式11员、贴写通事10员,管理印房、粮饷、回务、台卡诸事。别有绿营守备1员

  • 磋迈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元符二年(1099)四月,西夏派遣宋朝的使臣中有磋迈喀结桑。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 唾契汗部

    见“契翰部”(15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