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仆固俊

仆固俊

唐末回鹘首领。又作仆固天王、卜古可汗。一说为甘州回鹘汗国第一代可汗,一说为西州回鹘初期首领。因古回鹘语中,b、m相通,g、y相通,故“仆固”又译作“牟羽”,为“圣”、“英武建功”之意;“俊”当为“阙”、“菊尔”的异译,意为“强有力的”。“仆固俊”为“圣明、强壮”之意,简译为“圣文神武”,为回鹘可汗之尊号,以尊号为名。一说是仆固部首领,后成为回鹘统治者。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投归沙州节度使张义(议)潮,徙居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中部)一带。曾屡率回鹘部众与吐蕃等进行斗争,至咸通七年(866),大败吐蕃,攻取轮台、西州、北庭、清镇等,执斩其大将尚恐热,传首长安(今西安)。遣使赴唐献俘告捷。旋复被吐蕃攻占。乾符元年(874),曾向唐廷请求册命为回鹘可汗,未遂。三年(876),再率部众夺取伊州、西州等地。初与张议潮、张淮深关系密切,议潮死(872)后,广明元年(880)因“两地被人斗合”,彼此“各起仇心”,双方关系破裂,战事频起,所部内乱,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 洮州茶马司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县。洪武十二年(1379)置。初设司令、司丞各一员。十五年(1382),改称大使、副使。寻罢,以河州茶马司兼领。永乐九年(1411),以茶禁松弛,复置。为明政府与西

  • 萨垒

    清朝将领。索伦人,任总管,隶正白旗。初充营长,率索伦兵从征伊犁,乾隆二十一年(1756),因功赏百金50两。二十三年,从副都统鄂博什赴援叶尔羌(今新疆莎东县),解将军兆惠黑水营之围,因功赐号哈坦巴图鲁

  • 亦剌合

    ?—约1203蒙古国建立前克烈部首领之一。又译亦剌哈、你勒合、亦腊喝。克烈部部长※王罕子。宋庆元二年(1196),与父联合铁木真(成吉思汗)配合金军大败塔塔儿部于浯勒札河(今蒙古国乌勒吉河),受金封为

  • 瑶练

    清在粤北瑶族地区设的壮丁头目。又称“瑶目”。道光十二年(1832),钦差户部尚书禧恩征服八排瑶后,为了加强对当地瑶民的统治置。共设瑶目64名,由各排(村)壮丁中轮流选出充任,非世袭。主要职责是听命瑶长

  • 斛速益里干

    即“水达达”(424页)。

  • 波路

    西域古地名。见《魏书·西域传》。《洛阳伽蓝记》作钵卢勒,《高僧传·智盌传》波崙。《大唐西域记》钵露罗。《新唐书》大勃律、布露。清《西域图志》博洛尔。即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当地居民属藏族,操藏语。号称

  • 兀儿部

    见“兀儿”(107页)。

  • 兀勒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居住在阿里门河(今乌苏里江下游一段)流域。穆宗完颜盈歌时(1094—1103年在位),该部25寨遭到※直攧里部辞勒罕、辙孛得兄弟所部掠夺。完颜阿骨打(太祖)遣婆卢火讨平之。

  • 国制

    契丹王朝对治理契丹民事制度的称呼,与“汉制”相对而言。契丹建国后,对契丹人和汉人(包括渤海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辽史·百官志》称:“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

  • 乙瓌

    北魏将领。亦作乙弗莫瓌。代郡人。鲜卑乙弗氏(后改乙氏)。其先人世统部落,为吐谷浑支族乙弗部渠帅。太武帝(423—452年在位)时,奉父乙匹知命入贡。被帝留于平城。善骑射,能手格猛兽。尚太武帝女上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