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慕末
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又作乞伏暮末,字安石跋。陇西鲜卑人。※乞伏炽磐次子。西秦建弘元年(420),被立为太子,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五年(424),统军破北凉,徙民2万余口而还。七年,又攻西安、番和。九年(428),父卒,嗣位,改元永弘(洪)。永弘二年(429),败吐谷浑与北凉联军,平定弟轲殊罗及叔什寅之乱,诛什寅及其党。因政刑酷滥,内外离崩,势衰。三年,为夏国赫连定所攻,举国入魏,留保南安,辖地多入于吐谷浑。四年(431),为赫连定破,出降,与宗族500余人被杀。西秦亡。
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又作乞伏暮末,字安石跋。陇西鲜卑人。※乞伏炽磐次子。西秦建弘元年(420),被立为太子,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五年(424),统军破北凉,徙民2万余口而还。七年,又攻西安、番和。九年(428),父卒,嗣位,改元永弘(洪)。永弘二年(429),败吐谷浑与北凉联军,平定弟轲殊罗及叔什寅之乱,诛什寅及其党。因政刑酷滥,内外离崩,势衰。三年,为夏国赫连定所攻,举国入魏,留保南安,辖地多入于吐谷浑。四年(431),为赫连定破,出降,与宗族500余人被杀。西秦亡。
见“长白山”(365页)。
1894—1931无产阶级革命家。女,原名郭淑善,后化名嵌浚、林一等。直隶元城县(今河北大名)人。回族。1913年由元城高小被选送到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中,与马骏、刘清
壮族地区原始文化遗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中东乡所在地西约1.7公里的那淋屯台坡顶上。1962—1965年发现,1973年发掘。出土43件石铲,大部分通体磨光,切削面平整光滑。文化层的上部,有零星
见“阿史德颉利发”(1241页)。
见“伊思玛业勒汗”,(812页)。
古地名。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天水郡设。以位于西汉水之阳而得名。郡治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辖十三城。三国魏时仍改名天水郡。原居民多氐、羌。
见“辽庆陵”(659页)。
?—1758清朝大臣。汉军正白旗人。曾祖内大臣华善以其先世原系苏完人,姓瓜勒佳,奏请改入满洲籍。福州将军石文炳孙,都统观音保子。初由蓝翎长授二等侍卫。乾隆二十二年(1757),迁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升吏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来源于部名。居来流水(今拉林河)、活论水(今拉林河支流活龙河)等地。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故地,如有的迁居西北路(治今内蒙古多伦县北)。后改汉姓董、术二氏。
旧时赫哲族萨满的一种。赫哲语音译,即从事送魂的萨满。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死后,百日或周年、二周年、三周年时要举行※撂档子仪式,由其跳神将死者“灵魂”送至阴间。据传其来源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