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古出
又作“乌骨出”。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方言曰‘再休’,犹言‘再不复’也”,即“休再如此”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昭祖子完颜乌古出。
又作“乌骨出”。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方言曰‘再休’,犹言‘再不复’也”,即“休再如此”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昭祖子完颜乌古出。
见“支娄迦谶”(268页)。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位下。明《边政考》作马儿黑纳。《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玛尔噶朗,是浩罕国四名城之一,为该国故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马尔格兰。乾隆二十四年(
书名。又译《德乌教法史》、《德乌佛教史》。迪乌撰。1109年成书。先以手抄本传世,西藏古籍出版社1987年排印。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部藏文佛教史专著。全书3章:第一章讲述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及传播;第二章具
辽代官名。辽北面部族官中小部族石烈下有“令稳”之职,转入蒙语作“领忽”,又译“领昆”、“宁昆”。成吉思汗五世族祖察剌孩即有此称。时蒙古部与契丹为邻,役属于辽,故有是称。日本学者那珂通世认为是汉语“令公
宋元时大臣、巨商。又作蒲寿畊。回回人。祖籍西域。先祖经商至广州,资产甚富。父蒲开宗移家泉州。他经营海外贸易30年。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曾击退海贼。景炎元年(1276),以功升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置。汗车凌族弟刚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辅国公,建旗。初游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科布多北乌
清代后期布依族农民起义。因起义地点在贵州独山州丰宁上长官司(简称“上司”),故名。清咸丰四年(1854)初,布依族农民领袖杨元保之父因抗捐被捕入狱而死,当地农民奋起,共推其子斋教(白莲教教派之一)首领
书名。清礼亲王※昭裢(1776—1829,满族,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之后,号汲修主人)撰。15卷。以亲身经历和见闻,以杂记形式,于嘉庆、道光年间撰成。记述清朝兴起至嘉庆时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典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武装。又称回民连。1945年成立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经棚镇清真寺。马守仁任连长,马永隆任指导员。以保家卫国为宗旨。1946年与赤峰匪首张道轩及地主武装进行战斗,因寡不敌众,被迫撤出该
见“哈密瓜”(1637页)。